当前位置:

规范地名,是在尊重历史尊重文化

来源:红网 作者:萧仲文 编辑:陈乘 2019-06-20 10:51:56
时刻新闻
—分享—

包含“中央”“王府”“宇宙”“特区”“首府”等字眼的地名,不能再随便使用了。在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后,全国各地开始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整改。近日,海南、陕西等地发布了一批不规范地名,包括阳光巴洛克小区、中央大道、龙记国会山小区等等。红网时刻新闻记者从湖南省民政厅获悉,整治地名“大洋怪重”乱象,湖南也将会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清理整治。(6月19日 红网时刻)

一般来说,地名缘起于曾经发生的故事、出现的某种情况、某种特殊象征的存在,或者出于纪念某事某物某人而更改地名等。但是,一些地方的地名命名不中不洋,什么御府花园、国会山小区、巴洛克小区等,读着就让人别扭,历史印记荡然无存。

地名传达的是传统信号,但因为地产项目、特色旅游项目、商业地带立意定位等需要,以及为了提升地方品味的个性需求等,有些地名玩洋气、装典雅,又中西不分,既不尊重历史,又践踏民族文化。“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显露崇洋媚外的畸形心理,割断了地名文脉,损害了民族文化,如果不整治不规范地名,传统文化极易被混淆。

对于城市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规划建设要体现城市精神、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魅力。然而,城市建设千城一面、一任领导一任规划等问题突出,有些地名配合领导干部的爱好取舍几度更改,个性地名又让商业味遮盖住了历史。有些地方的古镇建设、旅游项目、民族聚居区打造等,存在用城市建设思维设计农村的情况,既掩盖了乡村风貌,又改了不洋不土的地名,乡愁成了回不来的记忆。

所以,整治不规范地名势在必行,是城市建设、乡村建设无法绕开的话题。它既体现地方落实国家关于城市规划要展现城市特色、新农村建设要保留乡村风貌的要求,是对事实的还原、历史的尊重。整治除了更正乱象,还要预防“卷土重来”,不妨通过立法立规,或者开展常态化监管,让不规范地名无处存在。

文/萧仲文

来源:红网

作者:萧仲文

编辑:陈乘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19/06/20/560406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