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既要减少微信群,也要防止“信息盖楼”

来源:红网 作者:何毅 编辑:陈乘 2019-06-20 10:32:40
时刻新闻
—分享—

6月14日,湘潭市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专班下发《关于集中整治“责任状”、微信工作群及“一票否决”等事项的通知》,剑指形式主义老问题、新表现,要求对“责任状”、微信工作群及“一票否决”事项组织开专项清理,该撤销的撤销,该注销的注销,该合并的合并。

相信一提到微信工作群,基层干部就会有很多槽要吐。诸如系统群里有单位群、科室群,还有临时成立的工作突击群,可谓群群相望,一群套一群,就像少女穿的“蛋糕裙”。平时,群里“叮咚”的信息声此起彼伏,让人“耳”不暇接。有干部为了不看漏信息,只得电脑上登着微信,手机上在线微信。而让基层干部头疼的是,这些微信工作群不仅8小时内要时刻在线,8小时外还不能下“火线”。更为尴尬的事是,有一种后悔叫做“消息发错群却无法撤回”。

此次湘潭市发《通知》要求,对“责任状”、微信工作群及“一票否决”事项组织开专项清理,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必将赢得一片掌声。但让基层干部担心的是,减群以后会不会留下“信息盖楼”后遗症?

根据以往情况看,群少了,很可能会出现“信息拥挤”“信息盖楼”现象。如果真是这样,只会给基层干部增加负担。试想,系统信息、单位信息、科室信息等五花八门的“通知”都往一个群里扔,一会儿@张三交表,一会儿@李四开会,短短一段时间很可能就会出现数十条,甚至上百条信息。上面千张嘴下面一条腿,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基层干部本身有那么多纷繁复杂的事情要做,不可能时时刻刻守着手机吧?万一工作之余看漏了“重要通知”咋办?这真是一个实在的问题。所以,减少工作群,只是最表面的东西,是治标,少在群里发各种信息才是内在的东西,是治本。

如何减少群信息呢?笔者以为领导要有“三勤”:一是勤与基层干部面对面交流。微信流行起来以后,少数领导不再面提耳命了,而是群@“请王五到办公室来一趟”“@赵六,明天上午去市里开会”……久而久之,即便是与领导办公室门对门,也再难听见局长曾经亲切地呼喊“小王,过来一下了”。二是勤到基层、一线走动。作为管理者到一线实地考察、调研必不可少。群少了,就不要要求基层把工作图片、视频、总结往群里扔了。要知道工作留痕代替不了实地监督,多下基层,耳听眼见比在群里遥控指挥真实多了。三是勤用脑。对于那些内容重复的信息,要求同存异,合并之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尽量减少群发信息。

减少微信工作群只是第一步,更为关键的一步是防止“信息盖楼”,束缚住那支患上“群@症”的手。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代替“网来网去”,彻底减轻基层干部的“群负担”。

文/何毅

来源:红网

作者:何毅

编辑:陈乘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19/06/20/560393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