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砥砺奋进的五年|红观:擎画绿色发展的“一片蓝天”

来源:红网 作者:红网网站 编辑:红网网站 2017-08-04 11:15:47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派出四路20名全媒体记者,分赴湖南常德市、安仁县、长沙县和湖北黄石市开展调研采访。8月3日起,红网、时刻新闻“网报端微视屏”六位一体现代传播矩阵平台同步推出大型主题融合报道“砥砺奋进的五年•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为配合融合报道,我们将从绿色发展的模式创新、生产生活理念创新、科技创新等角度,推出“双绿”系列红观文章。

红网“双绿报道”系列红观文章之一

古人云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由此可见,中国自古就十分强调人对自然的尊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今年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第41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在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中,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绿色发展理念艰难而又铿锵有力地走来。

在波澜壮阔的绿色发展征途上, “敢为人先”的湖南人又岂敢落后。

捧饮着“一湖四水”的甘甜,沐浴着山峦叠翠的惬意,感受着蓝天白云的悠然,三湘四水的绿色发展如诗如画。湖南的绿色发展实践,为美丽中国的磅薄画卷贡献了湖南力量。

以国家战略为出发点,着墨绿色发展顶层设计

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保障。心之所向,便是阳光;蓦然回首,我们斗志昂扬。

以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标志,“敢为人先”的湖南吹响了筑梦青山碧水的号角。

2010年8月2日,省委、省政府创新发展理念,在全国率先作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将“两型社会”建设由长株潭城市群推向全省。

2012年4月20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因地制宜地出台了《绿色湖南建设纲要》,把 “绿色湖南”作为“四个湖南”之一写进了纲要。从此绿色湖南建设有了行动纲领。

为全力贯彻《纲要》的执行,湖南省成立省长任组长,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绿色湖南建设领导小组。

以“一湖四水三山”为关键点,展开绿色治理

为了三湘大地“水更清”“天更蓝”“地更净”,湖南人开始建设以洞庭湖为中心,以武陵——雪峰、南岭、罗霄——幕阜山为构架,以湘、资、沅、澧水系为脉络的“一湖三山四水”的生态安全屏障。

近年来湖南省抢抓国家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重大战略机遇,以环洞庭湖区及湘、资、沅、澧“四水”流域为重点,实施退田还湖(湿),退养还湖等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严禁滥捕乱采等活动。同时围绕“控源头、清河道、重监管”的总体部署,在全省范围开展河道保洁工作。

为了还母亲河以“满江碧透”,2013年9月,省政府启动了湘江保护与治理的“一号重点工程”。湘江流域共实施整治项目1740个,流域内淘汰关闭涉“重”企业1013家;干流两岸500米范围内2273户规模养殖场全部退出。

两个小插曲就足以昭示湖南人治理湘江的决心:杜家毫曾在大年初二骑着自行车,就湘江的水质深入群众、问计于民;还曾从长沙海事码头登船,过湘江长沙枢纽、经濠河口、入资水,行程近百公里,不辞辛劳,实地调研“一湖四水”保护治理。

常德市的“海绵城市”建设,做足水文章,处处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为绿色湖南建设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标本兼治,长株潭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洞庭湖局部水域水质已经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三类水质的标准,湘江干流水质连续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全省主要江河Ⅲ类以上水质达到96.9%。

为了群山草茂林密,湖南探索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机制,逐步提高生态补偿标准,鼓励多植树种绿,让生态环境实现了从“无价”到“有价”的转变。2016年底,湖南省森林覆盖率已达59.64%,湿地保护率达74.13%。远高于世界和全国平均水平。因为树,大湖之南的群山成了诗意的远方。

治山治水的同时,不忘治土治气。湖南加快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推进农田污染治理,为的是留住一方好土。同时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让市民生活的天空碧空如洗。

如今,流水的清澈,泥土的芬芳、晨曦的阳光,绿色的情景已成为三湘儿女醉美的徜徉。

以产业转型为着重点,打造绿色高地

守一方净土,初心依旧!怀一份执着,与岁月同行。任时间流转,只想在此刻凝聚千丝万缕的豪情壮志,撷一抹天空蓝,心心念念地印刻在湖南绿色发展的流年故事里。

湖南大力推进“对资源与环境构成压力”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扶持轨道交通装备、移动互联网、节能环保、新型住宅工业等新兴产业。

2016年湖南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5946.2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5%,能耗维持低位运行同时实现了工业较快增长,说明产业转型成效初显。

长沙以东,一座树木葱浓,绿草青青,无烟囱无机器轰鸣声的现代化的生态工业新城长沙市经开区正焕发着绿色发展的勃勃生机,成为了湖南首家“国字号”生态工业园区。

株洲市以“旗滨玻璃”项目为样本,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介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终于使株洲甩掉“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帽子,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中联重科加快了布局全球环境产业的脚步;还有永清环保、华时捷等一批“绿色”先锋骨干企业,凭借技术创新,放眼全球争市场。2016年,湖南环保产业可谓硕果累累,一批环保龙头骨干企业成绩可圈可点,环保产业产值继续保持20%的高速增长,预计可达1900亿元。

以上产业转型的成功案例,只是湖南浩浩荡荡绿色发展成效的一个缩影。

以日常消费为兴奋点,倡导绿色生活

倡导绿色生活,最重要的是绿色消费。

2015年,湖南省政府采购清单上,两型、绿色的产品优先采购。倒逼企业生产绿色产品,形成绿色发展的浪潮。

从家中“一水多用”,到办公室里纸张双面打印;再到道路边一排排方便健康出行的公共租赁自行车,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了“绿色”因子。

长沙城的很多小区,有了指定的垃圾回收桶,统一对垃圾进行回收再处理,居民还可按量得到积分奖励。

现在走到湖南很多地方,我们都会发现身边的“绿色”越来越多。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民间环保组织、环保志愿者走上绿色湖南建设的舞台,“绿色学校”“绿色村庄”“绿色社区”不断涌现……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生活方式。政府、市场、社会是绿色发展的主体,湖南努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全新的绿色发展模式。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山清水秀的靓丽,鸟语花香的景观,空山新雨后的清新。让五湖四海的游客不远万里来到湖南旅游观光,享受“湖南味道”的蓝天白云。据统计,2016年湖南省旅游业持续保持高位增长,全年接待游客5.65亿人次,同比增长19.47%。

今天的三湘大地,“山青、水绿、天蓝”不再是期盼。一株株绿树、一棵棵小草、一朵朵白云,装点出了三湘大地充满生机的风景。为了湖南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需要我们每个湖湘儿女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共同筑起一道绿色环保的大堤,珍爱资源、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同一片蓝天。

文/张兴诚

来源:红网

作者:红网网站

编辑:红网网站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17/08/04/293145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