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党内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标识,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之“本”。党内政治文化蕴含和承载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中国共产党政治实践中的文化反映。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追求,也是党内政治文化的价值追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样贯穿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始终。党内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根同源,息息相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离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党内政治文化在指导思想上具有鲜明的一致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代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是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鲜明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党内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指导思想上的鲜明一致性,规定着党内政治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政治文化的指导思想。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从建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全体党员干部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才能增强对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才能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周围,为党的事业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党内政治文化的性质。马克思主义是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党内政治文化才会体现其优秀基因,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才能确保其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赋予党内政治文化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世界观,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它又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内政治文化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它会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党内政治文化才能为党内政治实践提供文化支持与文化导引,才能完成塑造良好政治生态的使命。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党内政治文化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从弘扬中国精神、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失去灵魂,失去方向,无法前进。
核心价值观在政治变迁中具有引领和支配作用。人的价值观支配着人的意识、思想、行为,核心价值观是在众多价值观中居于主导地位,具有稳定性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初心”之源。如果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政治行为、价值理念等方面就可能会走向党的“初心”的对立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风骨。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增强党员干部的“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树立共产党人的价值观,这不仅是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贯彻党章和党规,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文化基础,更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内政治实践中的体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解决党内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党内存在的一些党员干部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匿名诬告、制造谣言,收买人心、拉动选票,封官许愿、弹冠相庆,自行其是、阳奉阴违,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各种庸俗价值观念影响而结出的“恶果”。防止这些庸俗腐朽的价值观的侵蚀,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教育引导党员“慎初、慎独、慎微”,秉公用权,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题贯穿党内政治文化的精神追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党内政治文化自信的体现,更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精神支撑。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深深沉淀在中华民族的民族品格之中,也同样贯穿党内政治文化之中并且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爱国主义精神深深熔铸在伟大事业中。在近现代中国,爱国主义是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时代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时代主题,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谱写出了一部波澜壮阔的雄伟诗篇。
改革创新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实践中解决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党不断走向成功、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法宝。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成,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书写了理论创新的新篇章。可以说,改革创新精神已经深深融合于党的伟大事业中,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持的一种精神追求。
共产党员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我们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共产党员承担着展示民族精神、传播中国价值的责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全党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责任。共产党员更应该起先锋模范作用,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本文摘选自《党内政治文化怎么看怎么办》第四章)
初稿作者:杨松菊,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教学部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7年于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执政党建设、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出版个人专著《中国共产党执政环境研究》,参编教材、著作近10部。在《人民日报》《探索》《求索》等省以上报刊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和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10余项。
来源:红网
作者:杨松菊
编辑:王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