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党内政治文化怎么看怎么办》这本书时,第一时间并没有感到哪里有特别的地方,就是一本很普通的党建读物。打开扉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阐述映入眼帘:“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改革开放不可避免地带来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令整个社会甚至许多党内同志产生了无所适从之感。党内没有标杆没有圆心,如何让社会和人民紧密团结形成同心圆?想到此,我明白了该书的内涵和意义,迫切地想了解该书是如何阐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思想和指示的。
通读本书后,大脑里回转的都是毛泽东同志《纪念白求恩》里面的几句话,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想到这里,不禁心潮澎湃,备受鼓舞。作为一个大学生党员,我仿佛看见了前进道路上的精神指引,就像是一盏灯、一颗星,虽然路途崎岖坎坷、环境复杂莫测,却能够带给我奋斗下去的希望和动力。
全书结构铺排合理,逻辑紧密,有着高度的理论性和极强的可读性。导论部分总起全书,交代党内政治文化的基本内涵、重要作用和前进方向,其中重点提出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两大作用,还提出要走传承开放、自信自觉的前进道路。书中用了五个章节论述了党内政治文化是什么,并提出共产党员应该坚持什么和反对什么,最后论述了如何发展和丰富党内政治文化。文章的高度理论性能够对党的理论创新起到积极作用,又能够带给党员干部以思想引导。文章虽具有高度理论性,用语却通俗易懂,老少咸宜,一些语句的使用虽普通却能够带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触动。如“党内政治文化先进健康,政治生态就会风清气正,政治实践自然正大光明”,“党性在任何时候都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等等经典表述。书中又添加了许多丰富的优秀事迹、足以提供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典型案例,如“左权的烽火岁月家国情”“面向群众的‘模范县长’李丕福”“程门立雪”,又如“‘厚黑专家’王敏最终黑了自己”“自身难保的‘靠山’陈明宪”“辽宁贿选案”等。在阅读之余,能够给人以直接的激励和警示,旗帜鲜明地告诉党员干部,什么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鼓励、什么坚决杜绝。
至于为什么要研究党内政治文化这一课题,我认为首先因为文化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对经济社会特别是政治生活实践有着能动的反作用。“乱以尚武平天下,治以修文化人心。”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明成果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心,给予国人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天破了,自己炼石去补;洪水来了,自己疏通河渠;没有火种,自己钻石取火。这就是中华文明带给国人的信仰与坚守,延续千年而不绝,对中国的政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因此,历朝历代都需要用文化来培植国家精神、维护社会伦理、吸纳士人参政,以实现国家气质昂扬、社会秩序良善、阶级流动有序,从而推动国家和人民不断发展进步。
其次,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参与现实政治生活过程的经验积累,对政治体系的存在维持、变革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因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无比向往,十三亿国人才能汇聚起磅礴的物质和精神力量,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踏步前进、实干兴邦。如果对当前的政治文化始终存在怀疑、抵制和攻击,而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那么对国家政治体系的冲击是巨大的、灾难性的。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覆亡就是如此。
最后,党内政治文化作为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对凝聚全体党员,治理好党内政治生态,树立起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应对自身面对的危险与考验,同时,“打铁必须自身硬。”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又必须有着高度的理论引领、指导作用,才能始终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给全体人民指引好方向、带领好道路,才能树立起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和那些错误言论、错误行为做最坚决的斗争。
党内政治文化的发展对新时代负有高度历史责任的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具有极端重要性,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弘扬党内政治文化。党内政治文化“作为党的文化‘软实力’,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是政治生活中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是政党性质的根本表现”,直接体现着党的政治倾向和本质属性,同时又为我党的发展壮大提供着丰厚的滋养。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坚实支撑着伟大事业,是推进伟大工程的战略举措,对全党政治生态、党员干部精神鼓舞和规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坚持和弘扬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需要,是国家和时代的需要,更是历史与人民的需要,必须在传承中创新、在开放中坚守、在自信中加强自觉,进而为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健全和完善党内政治生活提供积极有效的文化环境,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同志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目前,党内依然存在“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等问题在千百年来封建腐朽文化的影响中根深蒂固,随着时代发展又多了商品交换在政治领域的使用等消极因素。我党是一个善于发现自身问题并敢于、善于自我纠正的党。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全党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教条主义开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整风教育运动。延安整风使党的领导机关、广大干部和党员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加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统一,为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建国后,毛泽东同志又开展了1950年、1957年两次整风运动,对那个时期各种影响党的形象、行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整饬,也起到了相当的效果与影响,促进了党和国家事业的稳步推进。然而,文化的病根积重难返,反复发作,仅仅依靠运动式整治是无法根治的。这项工作的反复性、艰巨性可见一斑。
只有在有效的制度保障下,将一整套保障措施有效施行十数年,才能对党内存在的诸多问题予以有效化解。回溯历史,商鞅变法移风易俗,一改秦人私斗成风的荒蛮脾性,使其“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而成为了征服天下的王者之师。商君法有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治私斗等一整套治理措施,综合实施20余年,才让秦国变法大成,才有了“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雄壮秦风。中国共产党进行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整风肃纪、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等诸多制度化举措并举,必须以这些举措坚持不懈、持续十五至二十年,才能够令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乃至整个国家社会风气、国民心态产生根本的扭转与进步。
因此,必须以党内政治文化为引领进行全面从严治党,为在全社会营造一个纯粹、纯洁、积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社会风气做出标杆模范作用。中国共产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只有自己以踏石留印的决心和勇气,真正做到以上率下,方能汇聚起十三亿多国人的共识,形成庞大同心圆的坚强力量,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持续推向前进。
文/杨若楠(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来源:红网
作者:杨若楠
编辑:邬庆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