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湘钢产品频频在国内外重大项目、“超级工程”大放光彩:在亚投行总部大厦、港珠澳大桥、北京首都新机场、阿联酋阿布扎比国际机场、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卡塔尔购物中心,都有湘钢建筑结构用钢板的身影……“湘钢制造”坚持市场为本,再三征服全球“超级工程”。
2008年开始,钢铁行业步入新一轮“严寒期”,全球钢铁行业普遍面临产能过剩问题,市场行情持续低迷,很多钢铁企业甚至大型钢铁企业不得不纷纷消减产能,甚至面临关停并转。我国钢铁行业自然也不例外。在这样的局面下,湘钢能够实现异军突起,在普遍的低迷中闯出一条蓬勃发展之路,殊为不易。
“钢企那么多,为什么你们的产品能进那么多超级工程?”省委书记杜家毫的“湘钢之问”,问到了问题的核心。“为什么”的另一面,就是“怎么做”,即,这些年湘钢做了些什么,才使得湘钢逆市上升,路子越走走宽、越走越稳,产品“能”进那么多的超级工程?
当某个行业进入所谓的“寒冬”时,我们往往能够发现两个并存的现象,一方面,行业整体呈现出衰退趋势,大量企业关停并转,市场需求萎缩;但另一方面,市场对该行业相关产品的需求仍然存在,甚至某些某类产品的需求还会变得更加强劲。这种现象表面上看似乎是矛盾的,实际上却一点都不让人感到奇怪。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有高潮与低谷,也都有春季与寒冬,但无论行业整体状况如何,也总有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者存在。在市场的逻辑里,寒冬只是意味着某个行业进入了调整期,意味着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行业因为市场需要而存在,行业内的企业则因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不断调整自己满足变化了的需求而得以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换言之,在市场的波动中被淘汰者,不是因为行业不景气,而是因为自己无法适应变化了的市场。
“全球所有钢铁企业都面临经济不景气、产能过剩的困境,为何仍然有不少企业盈利?”湘钢人反思的,也正是这个问题。而湘钢找到的这条路,就是以市场为本谋求长远发展之路。
企业发展,市场为本,市场之道,在于能赚钱,即所谓“必须做能赚钱的买卖”。从“不赚钱”的市场撤退,抢占“高利润”市场高地,跟着“赚钱”和“利润”走,就是跟着市场的需求走,也就是跟着企业长足发展之路走。
把住了市场的脉,抓住了利润的绳,以市场为导向,对外,就是要为用户提供品质一流、性能卓越的产品,同时保持感知市场需求变化的敏锐度;对内,就是要一方面在产品研发、制造、服务、成本等方面苦练内功,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一方面要在加强企业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上下工夫。
于是,从供给侧发力,深度调整产品结构,从优钢向特钢转型;加强技术研发,啃下一块块硬骨头,让产品更有竞争力;参与标准制度,“得标准”的同时亦“得天下”;变生产商为综合服务商,不断开拓国际大市场……这一切也就成了市场导向下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实施成本领先的战略,坚持党建为魂,发挥党组织中流砥柱作用,以党建促管理、促生产,也是自然而然之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市场的摸爬滚打中已经找准前进鼓点的湘钢,未来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稳。
文/张楠之
来源:红网
作者:张楠之
编辑:易木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