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创新机制 整合资金 湖乡沃野绘蓝图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叶大军 刘懿波 编辑:司马清 2017-07-12 17:20:03
时刻新闻
—分享—

  时光流淌,岁月无声。南县涉农资金整合优化试点工作,在省、市、县三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下,经过三百多个日子的不懈努力,终破茧而出,羽化成蝶。

  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管理机制

  2016年3月,南县被批准为全国涉农资金整合三个优化试点县之一。4月,县委、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财政局长任办公室主任。

  按照“试点先行、适当放权、平台整合、鼓励创新、优化政策”的原则,对涉农资金进行统筹使用。推动支农政策体系优化和完善,促进支农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合理划分和有效衔接。

  (一)创新规划与政策的衔接机制。通过规划引领,项目库统筹,明确涉农资金支持重点和建设任务,创新农业发展规划与支农政策衔接机制。制定《2016-2017年涉农资金整合使用规划》,创建“三点一体”的支农新模式,即保证重点、培育亮点、找准切点、整体推进。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用于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保障民生支出。

  项目确认和规划制定之前,充分征求各部门、乡镇和行政村的意见,广泛接触项目区农民,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反复综合各方面的意见之后,根据区内实际情况,才制定规划、确认项目和安排资金。把衡量规划是否合理的“称杆”,交到项目最终受益者手里,他们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

  (二)创新涉农资金的管理模式。出台《南县涉农项目整合资金管理办法》,将9个部门24项财政涉农资金及通过金融信贷等筹集的涉农资金2.93亿元,采取预算编制环节归并整合、综合性涉农项目合并整合等方式进行统筹整合。

  专户资金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形成“管理一个班子、规划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崭新格局。确保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优先支出。

  (三)创新政府支农的政策体系。制定《南县涉农资金整合优化试点方案》,经省政府批准后上报中央8部委备案。刀刃向内,克服本位思想,打破部门界限,分平台整合资金、分部门落实职责。构建了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生态保护三大平台,对涉农资金统筹使用,集中投放。

  消除“怕整”“慎整”“怕问责”的疑虑,实现了“规划统一制定、工作统一协调、资金统一安排、项目统一实施、管理统一规范、标准统一确定、绩效统一考核”。

  “三点一体”,推进“三农”飞速发展

  2016年,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93亿元,以“三点一体”的支农新模式,投入到麻河口镇、创新区和47个贫困村,做到项目区集中连片、整体推进。

  (一)保证重点,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麻河口镇位于县城以西,以前是洪水调蓄区域,系各类项目资金进入的禁区。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根本满足不了农田耕作的需要。因此被确定为重点建设区域。

  其主要抗旱排渍渠道还是70年代初期修建的,排灌能力极差。作为湖区,涝时不是没有地方蓄水,而是水出不了农田菜地;旱时,不是缺少水资源,而是有水却进不了田间地头。

  2016年我县整合12项涉农资金1.12亿元,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围绕“田、土、水、路、林”五要素,结合产业发展、农村生态等方面,集中投入到该镇12个行政村。新建衬砌渠道115公里、人行桥等小型闸渠系建筑物1214处、泵站7座;疏浚渠道88公里;硬化道路81公里;铺设砂石路5.2公里;造林1000亩;引进推广优质稻8000亩。使该镇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性改变。

  (二)培育亮点,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农村。创新区在县城近郊,各项设施都优于其他乡镇,但仍存在被遗忘的角落,离“示范引领、整体推进”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该区南洲村排灌渠道杂草丛生,严重淤塞,湖区“旱灾”现象严重。我们整合涉农资金600多万元,对主要沟渠道进行疏浚和衬砌,对涵闸和田间道路给予修建改造。新建衬砌渠道8790米、机耕道2694米、生产路1463米、机埠2座、其他渠系建筑物136处。建成高标准稻虾共生示范基地400亩、高产稳产良田5000亩,实施秸秆还田10000亩,耕地质量提升一个等级以上。

  南山村、班咀村位于情湖湿地公园周边,是美丽乡村建设区域,基础设施完善,居住环境良好。但仍然存在产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不高的瓶颈问题。根据其地理位置和发展状况,我们在特色产业扶持、生态建设等方面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建成小龙虾孵化基地1000亩、高标准绿色蔬菜基地800亩。加强了自身造血功能,增加了农民收益。

  罗文村是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景点,以“花海”和“涂鸦村”享誉省内外。和滨生态龟鳖养殖园位于罗文村,与“花海”紧邻,其主打产品洞庭草龟、中华鳖均被授予“中国地理标志”,可打造农旅、产旅结合的典范。我们整合涉农资金1000多万元,撬动社会资本5000多万元,新建生态衬砌渠道3199米、水泥路机耕路5650米、渠系建筑物138处,建成高标准稻龟共生基地1200亩。目前,该村已成为我县全域旅游的示范区。

  (三)找准切点,“小龙虾”做成“大产业”。我县平湖水网湿地生态环境特征显著,发展“稻虾共生”条件得天独厚。“一稻三虾”(春季虾苗、夏季食用虾、秋季种虾)的新模式已在全县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2016年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扶持全县47个贫困村稻虾共生产业,将产业发展与农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小龙虾养殖、加工、销售、出口为主的国家级龙头企业——顺祥食品公司重点扶持,带动其他龙虾养殖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广大农户从事“稻虾共生”产业,并采取“先建后奖”“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参加合作经营。

  现拥有国家级龙头加工企业1家、养殖加工研发中心1家、养殖企业7家、养殖专业合作社105家、稻虾种养户3.5万余户、从业人员达10多万人,种养面积达30万亩。户均增收近1.2万元,亩均增收3500多元,在产业扶贫中,产生了“带动一人,脱贫一户”的显著效应。

  基础产业的培植,带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顺祥食品公司被中国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了“中国小龙虾养殖加工研发中心”称号;培育出了“渔家姑娘系列食品”;“溢香园”、“金之香”生态稻虾米等一大批精品名牌。加工业规模和品质的提升以及品牌效应的带动,也为流通领域的扩展提供了契机。如今,顺祥公司的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出口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占湖南省水产品出口的90%以上。

  一条以小龙虾为主体“从田园到餐桌”的农业全产业链已经形成,该产业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聚宝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涉农资金的整合使用,产生了1+1>2的聚合效应。如今,项目区处处道路相连、沟渠相通、农田分片、树林成网、房舍靓丽、产业繁荣。

  其阶段性成果和经验,被新华社、财政部官网、中国财经时报网、农业综合开发杂志、四大门户网站、湖南红网、湖南省财政微信平台等平台广泛宣传和推广。

  2017年1月,财政厅长郑建新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南县涉农资金整合列入全国试点值得肯定。6月,该项目荣获益阳市“创新管理奖”。

  无论岁月沧桑,风云变幻。湖乡南县,总是以不老的容颜展示别样的风采;以亡秦必楚的勇气撰写经世致用之华章。

  文/叶大军  刘懿波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叶大军 刘懿波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7/07/12/435661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