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潭县打造现代农业先行区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红网 作者:中共湘潭县委课题组 编辑:许敏 2016-12-22 10:50:21
时刻新闻
—分享—

  湘潭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资源大县,连续六年斩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是全省小康经济强县、全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如何从农业大县转变为农业强县,是历届县委、县政府孜孜不倦的追求。2013年,国家农开办推行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湘潭县作为首批试点县,争取到梅林现代农业园区试点项目。湘潭县摈弃了以往示范园区试点建设过于依靠政府行政推动、依靠巨额资金投入的传统模式,坚持“生产与生态、输血与造血、文化与文明”有机融合,集中各部门力量,整合资源,突出特色,致力打造面向长株潭的“都市后花园﹒生态新梅林”,探索了一条可持续、可复制、可示范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

  一、坚持多元投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市场作用是园区建设的关键推力,“大美梅林”的实现离不开整体的规划蓝图和大量的建设资金,必须通过科学布局功能分区、合理设计项目建设内容,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杠杆效应、项目的漏斗效应,发挥财政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园区建设,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才能发挥投入的乘数效应。

  1、“按图索骥”,整合项目投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农开一家投入难以形成规模,必须整合各方政策,发挥项目的主场作用,从规划到实施,让园区建设与相关职能部门专业优势无缝对接,精准施策。湘潭县创新市场化筹资方式,将园区建设与省长办点的“美丽乡村”和市委书记办点的“城乡统筹”有机结合,紧紧围绕“大美梅林”的美丽画卷,由县农开办牵头筹划,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天易示范区、交通、城建、市场监督等部门的项目资金1.5亿元以上,集中安排到现代农业园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功能区建设上来。通过项目综合配套,集中打造了设计佳、标准高、形象好的观光区,实现了多部门、多项目、多主体协调推进,发挥了项目资金最大使用效益。

  2、“筑巢引凤”,吸引民资注入。通过对园区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进一步美化、亮化、优化,吸引了梅林山庄、梅林农贸市场、龙畅物流、梅林产业园、金色阳光等项目入园发展,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投资的84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近8亿元。其中,梅林山庄完成投资1亿元以上,农业种养殖和农业观光园区初具规模,垂钓中心已对外正式营业;湖南莲美食品有限公司已在农产品加工区内购买土地58亩,投资1.2亿元建设湘莲一体化加工生产线。这些社会资本的注入,为园区发展增添了后劲。

  3、“以奖代投”,激励群众参与。梅林现代农业园区规划总面积达3.93万亩,涵盖易俗河镇9个行政村,园区以一个个项目建设的生动实践,以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的示范带动,用“以奖代投”的方式,激发群众的建设热情。三年来,村民在农田水利建设、民居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方面,自筹金额300多万元。特别是通过县农开办的悉心指导,创造性地建立“土地自调、矛盾自解、青苗自补”的“三自”机制,推进了项目建设的进度。

  二、坚持融合之路,打造产业的升级版

  利用梅林桥交通区位优势和农业资源基础,支持促进产加运销一体、农工商贸同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筑了多产融合、“接二连三”的集群式园区产业新格局。

  1、注重特色产业发展。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土地流转方式集中连片土地,进行集约化生产加工和物流销售的农业组织形式。以湘莲和粮食两大特色优势产业为核心,制定园区三年发展规划,按“一园六区一群”布局,规划设计了粮食生产核心区、生态资源涵养和优势特色种植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区、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区、农产品流通及农业科技育繁推一体化等六大功能区,着力构建具有现代农业特征的示范集群,并致力于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及市场化建设。

  2、打造园区精品工程。湘潭县坚持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益运行,对园区每个功能区和每个单项工程的布局、用材等进行精心规划设计。严格规范项目建设管理,打造阳光工程、精品工程和民心工程。三年来,湘潭县集中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入财政资金4200万元。在园区农产品加工和冷链物流功能区,完善“三纵五横”的道路格局,建设了省内第一个地方特色农产品检测中心。大力实施农村清洁、村庄绿化等工程,全面改善了农村综合环境。在生态观光区内,统筹园区生态绿化、道路景观等规划,设计了彩石路面的自行车观光车道,为园区生态旅游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真正实现了山、田、水、林、路综合治理的目标。

  3、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以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建设为契机,创新开展农业“接二连三”工程,打造多业态、多功能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产加销一体综合发展,投资4.5亿元建设天易示范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园,把梅林现代农业园粮食生产区和优势特色种植区作为农产品精深加工园主要的原料种植和供应基地,目前已有10余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入园发展;配套了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农副产品专业市场以及农产品物流仓储设施,形成了产加销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基地。通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推动农旅互动,现代农业和传统文化紧密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园区内建设了中心文化广场、自行车游道、文化长廊以及11家农家乐和3家农特产品专店等配套设施。成功举办“都市后花园•生态新梅林”开园仪式和知名书画家现场创作笔会、自行车邀请赛、汽车场地越野友谊赛、篮球赛和特色农产品交易展览会等系列文化体育旅游活动,策划推出“美丽梅林休闲观光一日游”线路,中央七台《美丽中国乡村行》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园区知名度大大提升,带动了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升了农业产业的附加值。目前,园区旅游接待能力达3000人/天,前来游玩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三、放大资源优势,撬动市场的大蛋糕

  湘潭梅林现代农业园区土地肥沃、植被茂盛、气候温湿、水源充足,自然资源禀赋十分优越。湘潭县农开办在产业扶持上,立足优势,深挖资源,积极探索多种产业发展模式,为园区“强筋健骨”“造血生津”。

  1、把农业资源打造成特色资源。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园区经济,建立一批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强。三年来,科学编制示范片产业发展规划,共建设高标准粮食基地1.1万亩、高标准湘莲种植基地1000亩、标准化油茶种植基地2000亩以及高效蔬菜种植基地500余亩,等5个特色农产品基地,初步形成了“春看油菜、夏赏荷花、秋摘葡果、冬观梅林”多元化发展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2、把特色资源打造成规模优势。科学编制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探索“农户/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基地+合作社+企业”的产业发展模式,逐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流通”一体化的产业链条,有效提升了粮食、湘莲、油茶等优势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了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生产,为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效益打下了坚实基础。

  3、把新型主体打造成市场主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归根结底还是一项经济活动,关键还是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建设的主力军。湘潭县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原则,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百家示范”工程,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政策扶持等方式,流转土地7000余亩,先后引进培育4家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扶持发展9个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目前,园区内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有12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发展家庭农场10家,增加种养大户50余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头企业1家、省级示范社2家。实现村民就近就地就业2000余人,年人均增加收入近万元。

  三年的建设,梅林现代农业园区已成了湘潭发展现代农业的一块金字招牌,建设成了湘潭地区的“城市后花园”,群众心目中的大美田园。我们既为之骄傲、自豪,也有一些思索和体会:科学规划、政府引导是园区发展的前提。现代农业园区是农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离不开政府的科学引导。湘潭县高起点制定园区规划、强有力推进资金整合、多举措保障工程质量,为园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部门联动、整合资源是园区发展的保障。“梧高集凤,凤集高梧”,现代农业园区是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齐抓共建。近年来,湘潭县积极争取中央、省市项目扶持,加大本级财政投入,整合部门项目资源,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努力创造投资洼地,用有限的财政投入,撬动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业主培育、集约经营是园区发展的核心。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是园区建设的主体。湘潭县坚持“依托优势资源、吸引优良资本、扩张企业规模”,通过“项目策划、平台对接、土地集约、先行整理、基础配套、环境优化”等措施,开展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带动土地、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提升现代农业园区集约化经营水平。市场开拓、品牌打造是园区发展的关键。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需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湘潭县以“湘莲”“稻米”特色农产品为基本内涵,以产品开发为突破口,全面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发展各类营销主体,扩大市场,力求实现农产品适销对路,货畅其流,着力打造地方特色和优势品牌,推动园区快速发展。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月刊《研究与决策》2016年第10期。)

来源:红网

作者:中共湘潭县委课题组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6/12/22/417046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