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好的地区扶贫工作有优势,但也往往容易被忽视,因此,背靠“大树”咋脱贫便成为一个值得认为思考的问题。日前,人民日报的一份来自湖南省长沙市的精准扶贫调研通讯,在这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探索,也介绍了长沙市很多较好的实践经验。
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有贫困村,富裕的村庄也有贫困户,因此,在贫困户的识别上,最忌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只在全局不见具体,只见群体不见个体。所以,用“显微镜”来识别贫困户,既不放过发达地区的贫困村,也不放过非贫困村里的贫困户,将所有的贫困户都纳入帮扶对象的队伍里来,是所有地区在扶贫工作中都必须有的态度。
有道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为什么身处经济发达地区这棵“大树”之下,仍然会有贫困户出现呢?这就要具体到每个人的特殊情况具体而论才行。贫困地区有发展较好的地方,发达地区也会有较为贫困的部分存在,导致“大树”之下仍然会有贫困人群的原因,有地理位置、天灾、疾病、生产资料缺乏、底子薄弱等种种原因,不一而足,需要广大党员干部逐一认真地去摸排。
不过,“大树”毕竟是“大树”,在精准扶贫问题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
背靠“大树”的一大优势在于,在脱贫致富项目的选择上,在资金的帮助上,在经验的教授上,在路径的引导上,这棵“大树”都可以给予贫困户极大的支持。当然,与没有“大树”可依靠地区的贫困户们面临的相同的问题则是,这样的脱贫致富具有多大程度的持续性。换言之,即是贫困户这台被发动起来的“机器”能否实现有序地良性运转,使贫困户不仅可以彻底摆脱贫困,还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与其他人一起向小康生活迈进。
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一个更为显著的优势,在于人们看待财富、看待脱贫致富的观念。在这样的地区,“等、靠、要”的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人们更崇尚的是努力奋斗,用自己的劳动创造自己的生活,这既是其之所以能够经济较为发达的原因,也是其经济迅速发展的结果。这样的观念一旦形成,崇尚发挥主观能力性的氛围一旦出现,自然而然地便会对身处这一环境中的人产生强烈的督促作用,所谓“不用扬鞭自奋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长沙市意识到了必须克服“大树”的“树下黑”,坚持用“显微镜”鉴别贫困户,长沙市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并将其影响充分投放到扶贫工作中来。通过建档立卡,长沙实现了贫困户结对帮扶的全覆盖,精准到户,不留死角。而在具体的帮扶工作中,一方面从资金入手,通过小额扶贫贷款,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机器”发动起来;一方面从项目的自主选择上入手,动员组织贫困户自己选择参与项目,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贷款,而不是直接给钱,自选项目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这么做,一是帮助贫困户实现自身的良性运转,二是让贫困户感受到一定的压力而更有动力,三是让贫困户丢掉“被施舍”的不适感,更有尊严,也更有底气。
背靠长沙都市圈,针对不同贫困户的不同情况,找准路子,补上短板,精准扶贫、对症下药,解决制约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限制性因素,脱贫就不是难事。
文/张楠之
来源:红网
作者:张楠之
编辑:林旻煜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