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湖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许达哲赴邵阳市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强调,抓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要深入学习、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准邵阳定位,放大优势、补齐短板,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10月30日《湖南日报》)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区域经济有不同类型,但前提都是基于地缘因素而形成的综合经济体。所谓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也就是由一个地方的区位、自然资源及劳动力等因素构成的,而相对于其他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自然,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明晰定位,知道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哪。许达哲邵阳调研着重强调的“找准邵阳定位,放大优势、补齐短板”,这显然是邵阳社会经济发展策略中不可忽视的承起点。
尽管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即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作为湖湘重镇的邵阳市,在经济发展上仍然相对落后于省内其他市州,而处于下游水平,但值得期待的是,从当前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上看,邵阳的经济发展定位已十分明确,尤其是在如何融入全省乃至全国整体的发展布局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力点。
比如,日前湖南省发布建设“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实施意见,明确将邵阳确立为“湘中经济走廊发展的支点”。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机,邵阳当全力且优化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沪昆高铁经济带”带来的产业转移、生产要素东西双向流动的便利,为实现“后发赶超”、及不断拓展未来发展的新空间,为邵阳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与条件。可以确实的是,高铁时代到来,邵阳已经进入长沙“一小时经济圈”,日益便利的交通无疑能进一步提升其区位优势。并且,以对接融入全国经济发展布局的“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势将为邵阳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可以凭借利用的有利因素。
立足于如此大好的发展新格局中,邵阳如何充分结合自己的比较优势,补齐自身的短板领域,提出未来几年发展的目标,并坚定地向前推进,这考验执政者智慧。无论将邵阳打造成“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享誉中外的文化名城”,还是“湘桂边陲的物流中心”“湖南西南的生态屏障”,这些都需要全面盘活市场资本、自然资源及人才等区域内外的资源。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退出不该管的领域,而将重心放在整体方向的把控与调节上,还市场以活力。在推进区域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不能思维过于局限与僵化,尤其是如何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更需要树立与深化开放多元的市场理念,打破地方主义思维,强化各区域间的协调机制。
所以,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整体融入全省乃至全国的战略布局中,地方要“引进来”强化区域深耕,发挥比较优势,又要积极“走出去”,建设具有聚合效应的“湘商产业园”,以此对接外部资源。更进一步说,这一区域经济发展常识,需要邵阳及全省其他市州所要共同深化于实践。在全省范围内,每一个市州只有找准发展定位,明确自身短板,以此为前提融入全局战略,才是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明智之举。因为区域经济是一个经济综合体,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发展视野中,牵一发而动全身,局部与整体实现“和谐共进”才是发展之根本。
文/钟成
来源:红网
作者:钟成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