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25日,2015年全国社科联联席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建设新型智库,服务科学发展”。广西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如何结合少数民族的特色,加强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带着这个思考,“智库在行动”专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沈德海。
论道湖南:您认为自治区社科联在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沈德海:地方智库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社科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社科工作者的桥梁与纽带,同时也是众多社科类学术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在统筹协调与分类指导智库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一个优势是通过“1234”工程构建了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实践工作部门的科学决策服务的智库机制。具体来说就是树立一个风向标。即在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应用成果类的奖项向获得转化应用的成果倾斜,以此凸显广西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攻方向;搭建两个平台。即建立广西社会科学专家库和成立广西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通过这两个平台,整合广西社科界优秀人才服务决策咨询,推动专家成果转化;畅通三个渠道。即想方设法疏通成果报送到决策部门的渠道。
第二个优势是提升了社科联服务决策咨询能力。主动牵头,建立智库联盟。通过智库联盟建立并实施需求导向的选题机制、联合调查的合作机制、信息沟通的交流机制、协同创新的研究机制、成果共享的转化应用机制,在平台、数据库、人才队伍建设以及调查研究、成果应用和咨询服务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统筹协调,引导智力资源流向决策咨询领域。积极向党委和政府建言,对现行科研考核体制进行调整,加大决策咨询在科研考核中的比重,引导科研人员积极投入决策咨询工作;拓宽渠道,为社科专家建言提供便利。要进一步发挥“联”的优势,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及时发布供需信息,想方设法实现成果转化的无缝对接,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编制快报等各种方式和渠道,报送党委、政府或相关部门;加强培育,打造智库孵化平台。加强指导和培训,提高所属智库的决策咨询能力。采用以奖代助等方式,鼓励社科类学术团体或民办科研机构开展应用课题研究,对被决策部门采用或被自治区主要领导批示的成果给予奖励。
论道湖南:目前,广西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沈德海:广西智库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服务,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破解了不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也转化和推广了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但还是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是智库建设的实施政策和宏观规划尚未出台,自身发展战略不明确。从全区智库建设的宏观层面来看,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全区智库建设缺乏统筹规划,未出台促进智库建设的统一性指导意见,未建立健全促进全区智库运行的机制体制,各级党委政府及区直部门也尚未出台针对智库建设的具体制度。因此导致很多智库未形成牢固的结构、完善的制度和合理机制,其自我发展能力和动力不足,智库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不清晰。
二是智库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缺乏信息共享平台。统筹全区智库资源整合的组织机构力量薄弱,负责统筹全区智库建设的自治区决策咨询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自治区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级别为正处级,人员编制5人,挂靠在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因工作人员太少且大部分时间须从事繁琐的事务性管理工作,统筹协调智库建设精力有限。同时,自治区各类智库内部、智库之间、智库与政府、智库与社会、智库与市场等智库信息发布、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转化等智库信息共享平台缺乏,全区缺乏一个统一的智库信息发布与共享平台,各类智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成果发布渠道缺失。
三是智库财政经费投入较少。自治区政府对智库财政经费投入较少,还没有针对智库建设的自治区级财政预算科目。全区官方智库的财政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全额拨款,半官方智库的财政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社会智库尚未得到政府财政经费的支持,其运行经费主要渠道是自筹或社会捐赠,经费来源较为单一。
四是智库人才流动渠道不畅。目前,全区智库人才流动呈现单向流动,即行政部门或官方智库部分退休人员流动到社会智库,但智库研究人员进入政府机构任职极少。除社会智库外,全区官方和半官方智库缺乏独立的人才交流管理权,广西区党委组织部、广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还没有对智库人才的选拔、聘任和交流等作出制度性安排,促进全区各类智库人才流动的“旋转门”机制和全区各类智库之间、智库与政府之间的互动合作机制没有形成,全区智库人才流动存在壁垒。官方智库、半官方智库、社会智库之间还没有出现相互选派智库人才进行任职挂职交流的先例。
五是智库成果激励体系不完善。尚未建立起全区对于智库成果的认定、评价等方面的统一考评标准,自治区社科联发布立项的智库课题,如果得不到相关部门批准就不属于省部级课题,智库课题级别没有明确界定。因为缺乏上级的智库成果考评激励标准,除广西社科院、广西区党校有比照标准外,有的半官方智库所在单位科研、人事管理部门对于决策咨询报告获得领导批示或被相关部门采纳的智库成果没有纳入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中,这也是智库难以吸引到高层次人才进来从事决策咨询研究的重要原因。
论道湖南:您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建设好有民族特色和区域特征的广西新型智库,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沈德海:我认为主要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确立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目标与思路,出台扶持社会智库的政策。建议在参照《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基础上,结合广西实际,尽快出台《关于加强广西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确立广西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目标与思路。在政策扶持上,要简化社会智库的成立手续,拓宽社会智库建言献策的渠道,对做得好的智库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等。
二是建立健全智库管理办法。建立智库考核办法,确立智库成员的进入办法、考核机制、激励机制与退出机制,调动智库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健全项目管理办法,从招、投标到项目跟踪管理全过程实行监督,推动研究项目运行的规范化;健全财务管理办法,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将其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规则,各级政府在出台重大决策前,由智库组织专家组进行可行性调研、论证。
三是加大资金保障,完善经费管理制度。一是各级政府要研究制定和落实支持智库发展的财政政策,保障稳健的智库研究投入;二是将智库决策咨询研究纳入政府采购范围;三是研究设立智库发展基金,对有重大意义的基础性、长远性研究课题给予一定补贴,对做出重大贡献或表现优异的智库和研究人员给予奖励;四是改善现行的经费使用制度,扩大劳务费的开支范围,提高劳务费的支付限额,以充分调动智库人才的积极性。
四是创新人员管理机制,建立“旋转门”制度。在不违反用人制度的前提下,鼓励智库研究人员到党政部门任职、挂职、顶岗、实习,也可以鼓励党政部门工作人员到智库任职,提高研究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在供需两端的共识,在提高沟通效率的同时,增强决策机构的实际力量。与此同时,智库机构与媒体之间也可以开展人员交流,增强沟通效果和智库研究成果的传播。在此基础上,通过摸索,建立广西的“旋转门”制度。
五是打造智库品牌的区域特色。一是对已经比较成熟的广西区域特色智库进行重点扶持打造;二是通过高级别的智库课题、论坛等多种形式打造广西智库品牌。重点扶持的专业智库在广西区域发展、民族文化、扶贫开发、中国-东盟等研究领域产生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的高质量智库成果;通过引进和培养智库领军人才、举办高规格智库交流论坛、智库联合攻关重大课题等方式培育和打造具有广西区域特色的专业智库品牌。
来源:红网
作者:沈德海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