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城镇化带来的“乡愁”谁能解?

来源:红网 作者:吴展团 编辑:程赛 2015-10-15 16:54:36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网一篇《乡村教育成乡愁痛点:乡村生源流失城市学位难求》的新闻写到——国庆假期结束,一位返乡陕西籍媒体人在朋友圈感慨“乡愁”:小学人数只有自己上学时的四分之一,乡村没了人气……
  
  看完文章,笔者也涌上莫名的“乡愁”。我的家乡也不一样吗?曾经就读的村小,早几年就撤并了,孩子读书都得进城或者跑去几十里的乡里寄宿。都说“美丽乡愁”,乡愁原本应该是美丽的,可是我此时的“乡愁”却如此苦涩,真正对当前的家乡尤其是在推进城镇化之下的教育发愁了。
  
  由于快速城市化进程、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学龄儿童减少,今天的农村教育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据报道,农村学校“空了心”,城镇却出现“夹心层”。比如2008年至2014年,甘肃省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减少了133.6万人;比如福建省仙游县度尾镇中心小学今年600余名毕业生中,200多人到县城读书;比如2014年9月,安徽省肥西县大丰小学只招收到3名学生;比如河南省封丘县城乡接合部,近年来聚集了大量“进不了城、不愿回乡”的学生、教师。城关乡一所中学,10年内由原来的不到180人增加到1200人。一所小学从160人增加到840人……
  
  城镇化是当前中国社会历史巨变中的一个核心议题,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牵涉数亿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4.77%。城镇化让有闯劲的人流动起来,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让更多人能够接近现代化的资源。同时,也享受了好的教育,促进了教育公平。这是一个大好事。然而问题又来了,有些地区的教育却远远跟不上城镇化的步伐,快速的城镇化加剧着城市学位资源稀缺,许多孩子还是不能在城里读书。
  
  放眼城市,我们看到的是新建的住房小区一个接一个,城市人口的规模也在大幅度增加,但是却很少看到新建设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城市的学校为什么总是这么少?是城市里没有地方、没有空间建学校吗?不是!我们的周围一栋栋高楼正拔地而起,不少房子都成了空置房。是师资力量无法配备吗?不是!我们的身边很多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常常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不得不“孔雀东南飞”。究其原因,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办法不多、落实不力才是教育滞后的症结所在。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加快推进城镇化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然而,城镇化进程是一个系统工程,经济得发展、社会需进步、民生要保障,必须统筹考虑方方面面。这其中不仅仅是修路盖楼办工厂,简单地把农民变市民,而是要更多地吸纳外来人口,更好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所以,教育这“百年大计”千万不能落下。
  
  文/吴展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吴展团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5/10/15/381488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