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刘德海:发挥社科联优势 推进新型智库建设

来源:红网 作者:刘德海 编辑:程赛 2015-10-13 10:47:36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9月25日,2015年全国社科联联席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建设新型智库,服务科学发展”。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社科联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型智库的战略部署,坚持以江苏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建设为抓手,把完善决策咨询服务体系、建立高端智库、打造优质品牌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创建工作平台,创优工作机制,在服务江苏“两个率先”,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特此机会,“智库在行动”独家专访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德海,听听他如何推进新型智库建设。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刘德海)


  论道湖南:江苏省社科联是如何拓展新型智库建设空间?
  
  刘德海:2011年11月,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省社科联牵头成立了首批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目前已经发展到39家。3年多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通过协同创新机制、整合多方研究力量,切实发挥决策咨询功能,引导社科专家学者聚焦全省重大热点难点问题,开展长期性、跟踪性研究,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针对性和时效性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为新型智库建设积累了经验,受到省领导和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界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坚持协同创新,有效整合社科资源。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的组织架构,综合借鉴国内相关的智库平台运行模式,并进一步优化创新,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导向,实行以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为第一责任单位,相关省级部门参与合作,中央国家机关或在京高校科研院所专家以首席专家身份参加的三方协同模式,整合社科资源的效果明显。三方首席专家,分布在高校、省级机关和北京,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省内视野与国家视野的结合。一些研究基地以本校为主,整合相关高校的优势研究力量,实行跨校际合作。一些承担研究基地的高校,整合全校各院系相关优势资源,组建专家团队全力攻关,充分发挥协同创新效应。一些研究基地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推动决策咨询研究跨省市合作、跨行业合作。
  
  强化引领功能,放大综合载体效应。在科研攻关上,各有关单位以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为依托,优化专家团队,积极申报、承担国家、部委以及其他课题,成为各类课题研究的一个高层次综合平台。在人才培养上,研究基地不仅通过协同创新的科研模式集聚了多学科、多领域的人才,特别是引导一大批中青年社科人才转向应用研究领域,壮大了决策咨询研究的力量。在学术交流上,研究基地通过举办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了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扩大了江苏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的品牌影响力。在措施保障上,各承建单位高度重视研究基地建设,在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办公场所和项目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许多高校“举全校之力,汇八方资源,集各路英才”建设研究基地,不少高校将决策咨询成果纳入社科成果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应用研究的导向作用。
  
  突出服务发展,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围绕中央和省委重大发展战略和重要会议精神提前开展研究,是研究基地的一大特色。2013年3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并作重要讲话。各研究基地根据省社科联的安排,就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开展深入研究,形成了一批重要成果。江苏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主要围绕省委“八项工程”重要问题设立,研究方向主要聚焦在实施“八项工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围绕省委全委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十三五”规划等综合性会议,以及全省开放型经济、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沿海开发、苏北工作、苏中发展等专题工作会议,组织有关研究基地提前调查研究,并通过省社科联《决策参阅》上报了一系列有针对性、有深度的专题研究报告,直接服务于省委重大战略决策。据统计,省社科决策咨询工作和研究基地成果累计获得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近100次,其中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35次。
  
  不断创新机制,探索地方智库建设新路径。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在建设发展中实现了“四大创新”,为地方新型智库建设作了有益探索。一是定位宗旨创新。各研究基地研究方向明确,包括两个率先、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经济国际化、社会管理、民生、生态、文化、科教、党建等内容,全面涵盖了当前江苏面临的重大、重要战略问题。二是组织形式创新。研究基地实行三方共建,强强联合,形成省内高校知名专家群体、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型领导和北京部委、研究机构专家代表“三位一体”的复合型研究团队。这种创新性的组织方式实现了学界的学术优势、政府部门的实践优势与国内知名专家的专业优势互补融合。三是研究成果创新。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实行综合性研究与专题性研究相结合、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相结合、战略性研究与操作性研究相结合,建立了研究报告前期指导、中期督查、后期对结项成果再提炼的质量管理和成果转化机制。四是评价方式创新。坚持以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以进入省领导科学决策作为研究成果结项和奖励的主要依据。
  
  论道湖南:社科联以新型智库建设为导向,是如何拓展社科联决策咨询工作格局?
  
  刘德海:“为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发挥智囊作用”,是江苏省委、省政府给省社科联确立的9项职能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在当前新型智库建设的热潮中,这项职能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江苏省社科联在做好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工作的同时,注重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咨询需求,结合社科联自身功能,不断创新举措,拓展领域,搭建了一系列的决策咨询服务平台,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每年20项左右重大应用研究课题为研究龙头、39家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为研究主体、各种研讨会和成果报告会为发布平台、400项左右社科应用研究精品课题和13个省辖市社科调研点为基础支撑,以服务省委、省政府决策为主要职责的新型智库格局,在全省新型智库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设立社科重大应用研究课题。为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省社科联每年年初论证一批社科重大应用研究课题,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圈阅后,实行省社科联、省规划办双立项,组织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和知名专家学者开展研究。近年来,社科重大应用研究课题围绕江苏现代化指标体系、六大战略、科技创新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域发展、扩大内需战略等重大战略研究30余项,相当一批成果被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有关部门批示与采纳,形成一批在省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
  
  实施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连续10年实施“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申报超过1万项,其中立项资助社科应用研究课题1400多项。近年来,更加注重拓展研究视野、扶持青年人才,对引导和激励广大社科工作者更好地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每年的社科应用和文化精品课题评审以及应用研究精品课题优秀成果评奖的过程中,省社科联把发现和优先支持青年作为一项重要原则,在全省青年社科工作者中形成了明显的激励效应和品牌效应。此外,还与省人才办合作,推出社科应用研究(人才发展)专项课题。
  
  搭建智库化学术交流平台。在促进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同时,江苏省社科联近年来以决策咨询服务为导向,加大在各类社科学术交流平台中决策咨询研究议题的比重,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自2006年举办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除关注学术研究、学科发展和成果展示外,也逐渐成为展示江苏社科界智库成果的重要平台之一。与南京大学、省社科院联合举办江苏发展高层论坛,围绕江苏改革发展重大主题开展深度研讨,成为省委省政府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重要平台。联合省级学会共同组织的“江苏经济热点观察系列沙龙”等已产生品牌效应。与各省辖市社科联共同建设的地方社科调研点,组织省内外专家、地方党委政府与职能部门共同参加,就地方发展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题研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决策咨询服务。
  
  论道湖南:社科联是怎样推进地方新型智库体系建设?
  
  刘德海:与党委政府研究部门、党校行政学院以及高校等不同,社科联在地方新型智库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优势和地位。社科联作为地方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兼具思想库、智囊团职能,具有一定的研究力量和平台。更重要的是,社科联在社科界五路大军中处于纽带地位,发挥桥梁作用,与此功能相对应,社科联在新型智库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近年来,江苏省社科联坚持以打造社科联智库为目标,依托思想引领、学会管理、社科普及、学术交流以及社科评奖等职能,加大对社科界的研究取向、资源配置、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在江苏新型智库体系建设中发挥自身作用。
  
  确立新型智库建设的价值导向。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直接目的,就是服务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因此,建设新型智库,要确立鲜明的问题导向机制,把决策部门的关注点、发展的热点难点和研究机构的社会责任感有机连结并同向聚焦,吸引和汇聚更多的专家学者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息息相关的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撑。社科联推进智库建设,首先要明确的就是智库建设的导向问题。智库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应是实践中产生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而不是从概念出发、从范畴出发、从数据模型出发。同时,智库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应当是新趋势、新动向视域中的问题,要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应当体现精准性,研究的问题切入点要适中。今年初,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讲话精神,省社科联组织研究基地重点加强对“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形成系列决策咨询研究报告。其次,追求时效性。对于理论研究特别是应用对策研究,没有及时性就不可能产生有效性。新型智库的研究应当努力走在实践的前面,才能发挥引领作用。在当前,智库研究至少应当与实践的发展同步展开,从而实现研究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在课题研究上,省社科联坚持深度跟踪研究与聚焦热点问题、开展短平快研究相结合,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重要决策及时推出研究成果。第三,注重务实“管用”。加强与实际工作部门对接,了解生动鲜活的实践,力争掌握一手数据与一线情况,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促进成果转化。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中的江苏经济国际化研究基地与省商务厅、江苏民营经济研究基地与省工商联都有着长期的密切合作,真正实现了“官学研”的结合,部分研究成果直接转化成有关部门的相关政策。
  
  完善新型智库建设与运行机制。建设新型智库需要有一定的数量和相应的规模。但是,把新型智库的数量、规模与结构、机制相比较,我们更应当追求合理的布局、有活力的机制。一是科学的资源配置机制。从我国当前智库发展的现状看,力量分散、资源分散、研究成果分散,整体投入产出比较低。因此,必须在宏观上强化对社科研究资源的配置,通过新型智库这个平台和纽带,把党政决策部门、实际工作部门与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科研院所双方的优势资源结合起来,实现科研生产力与成果需求的高效对接。二是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当前,智库人才,特别是高端智库人才还相当紧缺。通过新型智库平台,集聚各类优秀人才,实施专家团队联合攻关的研究方式,理论工作者和实际部门工作者相互沟通协作乃至转化的方式,能够充分发挥新型智库对人才的带动和培养作用,比一般的课题研究更为充分和有效。三是高效的成果转化机制。智库研究成果的价值在于付诸实际,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促进智库研究成果向政府部门转化。社科联作为党委政府联系社科界的桥梁纽带,一方面能够引导智库研究向党委政府科学决策需求上聚焦,另一方面能够加强理论工作部门跟实际工作部门的对接,促进智库研究成果的上报与转化。新型智库建设必须要打通、拓宽这关键的最后一公里,畅通智库与各级党政部门的交流合作和沟通联络,建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载体的信息报送和传播机制;充分利用电子网络等新媒体和学术报告、高端论坛、蓝皮书等多形式载体对外传播研究成果,拓宽成果的转化渠道。
  
  充分发挥社科联在地方新型智库建设中的桥梁作用。新型智库建设的力量基础,在于整个社科界,社科联要充分发挥自身桥梁纽带作用。一是积极服务全省新型智库大局。认真开展江苏新型智库建设重大问题研究,形成专题研究报告供省委、省政府和省委宣传部领导决策参考。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和省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举办江苏新型智库建设座谈会,探讨江苏新型智库的发展路径。发挥省社科联在全省新型智库建设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建设江苏智库发展中心,重点履行协调、研究、培育、评价和平台等功能。目前,江苏智库发展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确定了11项智库研究课题,并同步启动新型智库论文征集活动,拟于年底前举办江苏新型智库发展高层论坛。二是促进各类智库主体横向纵向协作。通过搭建平台载体,能够汇聚各智库主体的研究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专题研究,能够将各智库主体的研究成果作集中展示、交流。加强对省辖市决策咨询和智库建设工作的指导,引导各市与省级研究机构和智库合作,推动全省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智库体系的形成。三是促进智库思想产品向社会民众普及。推动社科知识宣传普及是社科联的重要职能,通过各种社科普及的传媒载体、讲座讲坛、专家下基层等形式,将智库研究、阐述中央和省委重要理论、重大战略的成果传播给社会大众,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重要理论成果的宣传普及,引导人们全面客观地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从而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阐释党的理论、解读公共政策、研判社会舆情、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的积极作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刘德海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5/10/13/381253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