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世华 长沙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编者按】学前教育是做好义务教育的基础。目前,湖南省的学前教育队伍众多,素质良莠不齐。如何做好学前教育这一片事业的沃土,湖南省学前教育学会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为此,“智库在行动”专访湖南省学前教育学会会长彭世华,他就如何着力发挥社科类社会组织的智库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
论道湖南:湖南省学前教育学会是如何结合实际推进智库建设、服务发展大局的?
彭世华:2013年4月,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开展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工作的通知》文件,确定将在全省全面铺开。并委托湖南省学前教育学会(以下简称省学会)负责实验的日常管理和指导。随之,成立了省贯彻《指南》实验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实验办公室)。近一年来,在省教育厅领导下,我们对实验开展了扎扎实实的工作。
第一,协助省教育厅研拟《湖南省贯彻<指南>幼儿园学习活动实验体系》。一是研拟“湖南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合理期望’”。“合理期望”实际上是“培养目标”,过去只有幼儿园教育总目标,没有具体化。教育部在制订《指南》时,根据抽样调查,制订了全国的“合理期望(即典型表现)”,湖南的省情有其特殊性,如果不研究制订湖南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合理期望,教育内容等无法确定,幼儿园无法开展科学的保教活动。因此,根据《指南》中提出的3-6岁幼儿各年龄阶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典型表现,结合湖南省幼儿发展的特点、湖南省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研拟符合湖南实际的“湖南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合理期望’”,是一项幼儿教育研究的基础工作,对指导我省幼儿园深入贯彻、落实《指南》精神、确定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能力与水平,促进幼教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是研拟“湖南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内容’”。幼儿教育“怎样教”研究得多,但“教什么”研究得少。根据贯彻《指南》的需要,必需研究幼儿教育的内容;我们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及我省的实际,将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最一般的、最重要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研拟了“湖南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内容”,为研究幼儿学习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三是研拟“湖南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实施途径’”。过去,幼儿园学习活动沿袭中、小学学科教学的体系,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为主线进行,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学科化现象比较普遍,也客观上造成了“小学化”倾向。而幼儿园教育应强调“以幼儿为本”,强调“终身学习”的理念,强调建构性的教学观,通过游戏、日常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通过研究,提出以主题活动为基础,通过环境创设、游戏与区域活动、集体教学活动、家园共育、幼小衔接等多途径开展教育,真正贯彻落实《指南》的核心理念,为我省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提供了改革的思路与理论支撑。
第二,具体指导贯彻《指南》实验园开展实验工作。一是组织了一支学前教育研究的骨干队伍。根据省教育厅文件要求,贯彻《指南》实验工作要在长沙、常德和郴州3个省级实验区,株洲等18个市州实验区以及315所县级实验幼儿园重点开展,在工作中密切了学会与省教育厅、市州和县市区教育局业务部门的联系,构建了以各师范院校、科研院所、省示范幼儿园园长等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积极参与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一支湖南学前教育骨干队伍,大大促进了我会与全省基层幼儿园的联系。
二是组织专家认真研讨、论证《湖南省贯彻<指南>幼儿园学习活动实验体系》。召开各种研讨会、论证会13次,前后参加起草、修改、论证的人员有250多人次,并下到部分省级实验园,加强对实验的精确指导。
三是先后组织了2期“湖南省贯彻《指南》实验幼儿园园长培训班”,共培训学员600人。两期培训班共组织近20位专家讲学,各市州学前教育专干、18个市州实验区学前教育专干参加培训。
四是认真指导省级专题实验幼儿园,为全省市州和县市建设实验幼儿园提供示范。利用集中培训时间组织学员现场考察了长沙市的部分省级实验园,专家引领、现场交流和研讨实验工作。
五是开展了送培到县工作。完成了9个市州实验区的“送培到县”工作,培训实验幼儿园园长2300人。
论道湖南:请问学会为推进智库建设开展了哪些自身建设?
彭世华: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加强省学会组织建设。一是加强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的责任。理事会及其常务理事会是学会的领导机构,实际上也是工作机构,我们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完善了理事会机构,制定并明确了理事和常务理事的责任。二是健全省学会的联络网络。为了便于联系和宣传发动,省学会健全了市州和县市两级联络组织。市州的联络组织挂靠在本市州的幼儿师范学校或示范性幼儿园,原则上请市州教育局分管学前教育的科室负责人或专干、或挂靠单位的负责人担任联络主任。县市的联络组织挂靠在本县市的示范性幼儿园,原则上请县市教育局分管学前教育的股室负责人或专干、或挂靠幼儿园的园长担任。工作责任感强、成绩突出的市州和县市联络主任,学会聘请了他们分别担任省学会的常务理事和理事。三是扩大会员队伍。通过积极地宣传和课题的引领,幼儿园的踊跃加入,目前学会会员单位已由过去的4百多个发展到近600个,已基本覆盖全省各县市。四是建设好学术委员会和各个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是学会学术工作的决策和承办机构,专业委员会是省学会开展教研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我们挑选了在湖南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权威的同志组成学术委员会,成立了7个专业委员会,牵头带领幼儿园开展贯彻《指南》的实验工作。五是建设好省学会秘书处。秘书处配备2名专职的工作秘书。她们勤奋工作、热情为广大会员服务。
另一方面,创立了学会会刊《湖南学前教育》,加强了“学前教育网”建设。会刊《湖南学前教育》立足湖南,研究、宣传和服务湖南学前教育事业,注重突出宏观性、研究性和资料性,以省市县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相关行政部门的分管领导与工作人员、广大幼儿园园长为主要读者群,力争成为省委省政府发展湖南学前教育的重要推手,成为县市党委和政府可以依赖的参谋,成为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有力助手,成为广大幼儿园园长的良师益友。会刊反映了湖南的学前教育情况,全面承担相关的联络和服务工作,并及时免费寄送到各会员单位。我们还改版了学会网站,更名为“学前教育网”,组建了专门的班子,专人负责组织建设,力争成为服务会员、服务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平台,使网站设置不断完善。
论道湖南:请问湖南省学前教育学会在智库建设、服务改革发展方面的经验是什么?
彭世华:做好学前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社科类社会组织的智库功能,主要有四点体会:
第一,离不开湖南省教育厅与挂靠单位的大力支持。湖南省教育厅一直以来都十分支持我会的建设与发展。2012年12月,国家教育部印发《指南》后,就委托我会,组织全省的实验工作,并将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我会秘书处,扩大了我会在行业界的影响。长沙师范学院十分重视我会的建设与发展。考虑到我院是以学前教育为特色的新设立的本科院校,必须以学会为平台,开展社会服务,扩大社会影响的同时,促进学院学前教育学科专业建设,锻炼一支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学前教育学科专业队伍,促进学院的发展。一是独立设置学院二级机构学前教育研究所,支撑学会的日常工作;二是在经费、人员方面给予学会一定支持,确保学会的日常运转;三是以我会主要社会服务项目——贯彻《指南》实验,以及学会各专业委员委建设为基础,整合全校学前教育及其相关专业的力量,促进学会工作发展的同时,促进学校自身师资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建设。
第二,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我会组织严密,制度基本健全,管理严格。在学会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会凝聚力强,工作扎实推进。无论是贯彻《指南》实验,还是编撰《湖南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年度报告(2013)》,一项项工作,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前行的。
第三,学会的管理措施得力。一是强化制度管理与民主管理。学会十分重视发挥副会长的作用,通过会长会议、常务理事会议决定学会的重要人事、项目与制度制订工作。一旦形成决定,即严格执行。二是以项目引领学会工作。一个学会要发展,就得有个中心工作,来引领学会、带动学会全面研究工作的项目。我会利用有利时机,争取到贯彻《指南》实验项目。三是专业委员会是学会开展群众性学术活动的重要基地。我会扩大专业委员会的设置,让更多的专家带领不同的专业委员会开展群众性学术活动,促进了学会的繁荣。仅幼儿音乐专业委员会,2014年就组织了2次外去参观学习活动,在本省域内组织交流与学习多次,参与人员1000人次。
第四,离不开全体会员,特别是学前教育界各高校专家、各地幼儿园园长的大力配合。我会会员主要来自湖南几个师范院校、省市教科院学前教育专家,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前教育专干,广大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由于我校在学前教育耕耘多年,各地会员大多是我校校友,或是经我校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学习培训的学员,对学会工作十分支持,也充满热情,使我们的工作常得心应手。广大会员积极支持我会组织的各项实验与活动,对我会的建设与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彭世华,湖南常德人,长沙师范学院(原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幼儿园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职业教育咨询委员会成员,中国学前教师专委会高专分委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发展教育学、职业教育学。近些年共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3项、协助主持19项。主要有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促进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已完成)、一般课题《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招标课题《区域内义务教学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第五子课题、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省级重点资助课题《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准与目标研究》。出版专著《发展区域教育学》、《发展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策略论》、《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4部,合著7部。主编教材6部,参编教材10部。在《中国教育学刊》、《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科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学前教育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荣获全国第二届、第三届教育科学成果评选二等奖2项,湖南省第六届、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选三等奖2项,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徐特立教育奖等奖励。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红网
作者:彭世华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