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 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南社会科学》杂志主编)
论道湖南: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回头看”的阶段,作为学术理论期刊的《湖南社会科学》,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周勇:在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家在精神上接受了洗礼,能自觉地将反“四风”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抓好抓实。编辑部对存在的问题多次进行专题讨论,召开两次支部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讨论。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大家能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自我剖析时对问题不掩饰、不回避,敢于动真格,对他人能严肃批评,对自己能认真剖析。对编辑部的重大事项,能先民主讨论,后集体决策,促进了作风的转变。在工作上,拒绝作者宴请,严格按照质量选择稿件。按照会党组建章立制的要求,编辑部多次开会讨论,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针对科研和编辑工作的实际需求,编辑部组织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以致用,要求每位同志通过学习切实提高个人政治理论素质。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大家在政治上更加成熟,立场上更加坚定。
论道湖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指出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请问在编辑工作中,你们是如何坚持正确导向原则的?
周勇:《湖南社会科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术理论期刊,我们既有理论探索的需要,同时也有政治原则的要求,我们鼓励“学术研究无禁区“,但是,”宣传、发布有纪律”。因此,我们在选题、用稿时首先必须坚持的就是正确导向的原则。社科理论属于精神产品的范畴,其内容是一定意识形态的反映。《湖南社会科学》除了鼓励大胆的学术探索,更重要的是要在弘扬社会主旋律,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做文章。因此,要求编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很好地把握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政治家办刊”。大家在办刊过程中,始终注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注重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统一,注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和有效的对策建议。特别是近年来,编辑部坚持直面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发挥刊物的学术导向作用。
论道湖南:《湖南社会科学》在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
周勇:办刊不容易,办学术期刊尤其不容易。遇到的困难肯定很多,比如经费的问题,编辑队伍的问题,稿件质量的问题,以及来自其他方面的各种干扰因素。但是,编辑部的同事们能团结一心,和衷共济,排除干扰,奋发有为,为《湖南社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如在工作中,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方式几乎成了常态。
论道湖南:您前面说,编辑队伍状况也是面临的困难之一。对此,您是怎么解决这个困难的?
周勇:《湖南社会科学》创刊时间虽然不短,编辑力量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不断提升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我们在编辑部十分强调“学术立刊,学者办刊”。要求大家既要有广博而丰富的知识面,又要有独特而深入的个人研究方向。因此,在编辑过程中,强调编研结合。通过研究促进编辑质量,通过编辑文稿提升研究水平。可以说,近年来大家在做好编辑工作的同时,都能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好学术研究的工作。仅2014年,编辑部成员承担了三个省级课题,并在各类报刊上公开发表了学术论文十余篇。编辑部正是通过提升队伍质量来解决人数不足的困难。
论道湖南:《湖南社会科学》是当前我省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您认为这种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勇:《湖南社会科学》从1988年创刊到今天,一直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以及全省社科界的大力支持,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已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术影响方面:《湖南社会科学》被列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版)、CSSCI核心期刊(南京大学版)、RCCSE核心期刊(武汉大学版)、“复印报刊资料”重要来源期刊(中国人民大学版)、湖南省十佳社科期刊、湖南省资助优秀理论期刊,是湖南省社科界的重要学术理论阵地,在国内社科理论期刊中占有重要席位。
专题组织方面:注重专题策划是《湖南社会科学》的特色之一。近年来,编辑部连续刊发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题、再读马克思主义专题、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专题、文艺正能量与中国梦专题等一系列专题专栏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相关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学术交流方面:《湖南社会科学》强调“开门办刊”,既注重业务上在对外联系与沟通,又注重学术上的交流与研讨。一方面,派出编辑人员参加国内有影响的大型学术理论研讨会;另一方面,编辑部自身组织各种专题学术研讨会。同时,采取调研、专访的形式向专家学者约稿、组稿,了解学科状态、学术前沿、社会热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年度选题计划。
论道湖南:近年来《湖南社会科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但是与国内大刊名刊相比较,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对此,您认为《湖南社会科学》未来应该怎么办?
周勇:我觉得,提高质量、扩大影响,是学术理论期刊发展过程中永恒的课题。同时,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服务中心,服务大局,也是我国学术期刊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我们的办刊总思路是:以不断提高学术品质和社会影响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力争再上新台阶。
一是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持政治导向,坚持学术立刊,提升刊物质量。
二是根据形势发展,选择社会热点,积极策划专题专栏。
三是进一步扩大杂志的影响力,扎实做好各项反馈与推荐工作。
四是有效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包括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并执行《匿名评审制度》,规范四审三校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等。
五是加强纵横向联系。包括加强与兄弟期刊的联系与沟通,加强与读者和作者的联系,营造多方共赢的局面。
作者简介:周勇,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南社会科学》杂志主编。从事学术理论期刊编辑工作33年。所主编的《湖南社会科学》被列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国家社科规划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版)、CSSCI核心期刊(南京大学版)、RCCSE核心期刊(武汉大学版)、“复印报刊资料”重要来源期刊(中国人民大学版)、湖南省十佳社科期刊、湖南省资助优秀理论期刊;在各类报刊杂志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代表作《社会控制与文化论略》(《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五期)被《新华文摘(2015年第3期)》长文转载;主持省级课题3项:《政策文化的生成及其政治影响力的文化维度研究》(湖南省社会科学专家评审委员会立项资助课题2006—2007)、《湖南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风险防控机制研究》(湖南省科技重点资助立项课题2014—2015)、《社会调控与文化——基于社会治理创新视角》(湖南省社科规划重点委托资助课题(2015)。
来源:红网
作者:周勇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