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不是天然的弱质产业,其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弱质性是由社会政治经济的相关制度所造成的。随着中国经济跨越了刘易斯转折点,中国农业发展的选择范围不断扩大,农业的盈利空间日趋增加,以至于不少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成为近些年来中国苍白乏力的投资界的一道风景线。中国农业企业成为国际国内股权基金与投资公司追捧的热点。
基金的农业选择:现代农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4年8月26日,美国老牌的杠杆收购基金、金融史上最成功的产业投资机构之一KKR&Co(即科尔伯格-克拉维斯股权投资公司)与中国鸡肉加工企业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注资4亿美元认购圣农发展18%的股份。而在此之前,科尔伯格-克拉维斯股权投资公司在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发生后对现代牧业进行了1亿美元的首轮投资,并在2009年追加了5000万美元,从而使现代牧场的规模从原先的3个牧场、2.4万头奶牛逐渐发展到22个牧场、近18万头奶牛,并于2010年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此外,2014年6月6日,KKR还和霸菱亚洲、厚朴基金以及博裕资本联合组成财团与中粮肉食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并将与中粮肉食的现有股东共同对公司进行投资,在华建设并管理大型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及肉食品加工厂。由此可见,中国因为人口基数、市场规模等特殊情况,农业企业已经成为国际投资机构的重要目标。
逐利是基金的基本属性,国际投资基金投资国内的农业企业,主要是看中了中国农业企业在未来的盈利能力,看到了农业企业中资本的成长潜力。现代农业,将成为后工业化时代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其自身的内在经济逻辑。
第一,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拉动农业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带来了食物消费结构与消费者的食谱变化,进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多样化,为农业的现代化演变提供了条件。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消费者对特产产品和新鲜产品的偏好也为我国农业发展创造了国际市场,提高了就业率与土地产出率,例如园艺业生产的土地回报率是谷物的10倍,并带动了园艺生产、产品加工、包装与销售等产业链上的各环节就业岗位。
第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国际食品市场上生产组织的垂直一体化,是农业成为高回报产业的前提。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是以生产为基础,向前延伸到产前的种苗业、农业设施产业,向后延伸到加工、流通与消费环节,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与整合过程中,自给自足、分户经营的传统模式被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经营模式取代,形成了链条完整、与工业、商业有机结合的产业体系。很显然,农业产业链一旦得以整合,其产业组织将由分散走向集中,农产品将由原来的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农业企业的市场话语权将不断增加,从而将提高农业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三,食品安全问题加速了产业链的整合。食品安全不只是食品供应商的道德水准问题,在其本质上而言是食品生产与流通的组织问题。如果企业能够打通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诸环节,就能够实现对产品品质的有效把控,避免产业链某个不可控环节的问题引发产品质量危机。食品安全治理对农业将引起连锁反应,一方面,食品安全治理将没有进入纵向一体化的企业与产品挤出市场,从而改变食品的市场结构;另一方面,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帮助企业把握住链条中的高利润环节,从而降低单一环节经营带来的风险。
第四,中国国内农产品巨大需求对农业投资的价值再次凸显。以白羽鸡行业为例,鸡肉作为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之一,其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鸡肉消费约占整个肉制品消费的近40%,而国内鸡肉消费仅占17%。中国人均鸡肉消费量为每年10公斤,相比于美国的人均43公斤处于较低水平,仍有较大成长空间。肉鸡生产向规模化企业集中也已成为趋势,规模化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2007年的12%增加到2014年的30%,但与美国等成熟市场95%的集中度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以其灵活的合约组织与农业产业链中的诸多环节结合,将会改变农业的产业业态。
农业的基金需求:农业投资基金是农业创新驱动的新动力
对现代农业高成长性的理性预期,引发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对农业企业的投资热情。目前,许多国家生物农业产业的年增长率已达25%—30%,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生物农业产值正以每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但是,从国内已有的投资案例中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产业资本还是金融资本的投资重点主要集中在对已有企业的注资或者产业链的整合上,而缺乏对农业创业行为的金融支持,缺乏农业的创投资金。例如,2014年9月银监会、农业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目的是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收购,是为了整合农业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但是,现有农村金融体系缺乏对农业创业的支持系统,特别是对于农业的企业家行为缺乏金融支持,从而使中国的农业发展缺乏内在的动力机制。那么,金融应该如何支持农业的创新创业呢?关键就是要进行金融创新,建立机遇股权投资的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及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等股权投资体系。
第一,创新驱动的内在机制是企业家行为选择,而企业家精神转变为企业家行为,需要以农业产业基金为代表的股权投资基金的支持。在现代经济体系中,金融不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是企业家赖以在经济体系中内生成长的重要条件,没有低成本运行的金融体系,具有企业家素质的农民创业成本势必高昂,农村的产业结构演变也将失去内在动力。农业产业基金以股权合约的方式动员社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为农民的企业家行为提供了金融支持,降低了农民的企业家行为的交易费用,构建了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微观基础。在农业产业链的整合中,需要企业家将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引入到这些农业企业中,在细分领域内加大现代农业技术与计算技术、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融合。此外,农业产业链的延伸,需要将基于互联网的预售、定制等先进理念引入到农业企业,这样使得企业的生产与销售更有针对性,更具有个性化。目前有机食品的网上下单、配送到户已经进入了商业模式的实践。所有这些创造性行为,既需要资金的支持,更需要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而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是现有金融合约中,能够将二者整合到同一个经济组织中最优的合约安排。
第二,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是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成长性农业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的金融合约安排,为农业价值链的延伸提供金融支持。在“共同投资、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基本原则上,各交易主体通过不断地讨价还价之后所达成的金融合约。从合约的内容来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运用现代信托关系机制,通过发行基金券的方式集中投资分散的资金,并以股权形式直接投资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具有市场潜力的农业项目,促进农业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经营,降低了企业家行为的成本,提高了企业家对未来的预期,从而给投资者以较稳定的回报。随着消费市场的扩张和农业科技进步,国内农产品价值与附加值的深度挖掘和产业价值链的延伸,特别是在诸如高端食品消费市场、农业电商、种业、冷链物流、物联网等领域,产业投资基金的加入为新商业模式的探索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通过投后培育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提供企业管理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技术性支持。
第三,与证券投资基金不同,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是政府基于产业政策偏好而设立的投资基金。政府是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资金供给方之一,政府的资金供给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政府参股私人产业投资基金,由私人产业投资基金对目标公司投资;二是政府或其他机构创立自己的产业投资基金,根据政府的产业偏好投资于目标企业;三是政府与其他机构联合创立产业投资基金,以培植相关产业。第一种方式难以使产业基金成为政府调整农业产业的工具,第二种方式等于回到财政支农的老路上,而且很容易导致所有者主体虚位。因此,采取政府出资作为发起人之一,联合其他机构共同发起设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是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最优选择。这种方式既可促进农业产业基金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也为民间资金资本化提供了一条顺畅的渠道,从而便利于政府利用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来撬动农业的创业活动。
第四,食品安全需要借助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力量以改进农业企业的治理模式。我国农业生产企业一般处于乡镇,其创业人员与实际管理人员基本上是农民,他们不但缺乏现代市场理念,而且缺乏相关的法律意识,一旦其行为越出了社区的监管,其行为则很容易陷入机会主义的泥坑,从而导致其自身产品安全与环保的意识淡薄,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对此,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股权投资基金对企业投入资金的同时,将律师、管理人员以及财务等专业化人才派驻企业,协助企业的现代化改造,从而造就一批有责任感的行业龙头企业,并推进其上市。通过上市,企业自觉实现规范化,并接受更多的社会监督,确保食品安全。
农村金融的发展方向:以股权投资为引擎的多层次金融体系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农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与商业模式均发生改变,以民间借贷与合会为主体的民间金融将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融资需求,农业金融将会逐步从农村金融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业态。
农村金融的融资主体一般为农户,受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的影响,农户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或者融入工业化、城镇化的洪流,通过农转非的方式流转到第二、三产业,成为非农劳动力;或者利用已有的农业知识,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生产规模,成为高收入农户。在农户由低收入农户向高收入农户演变的过程中,农户将从原来的小生产者演变为家庭农场的所有者,在这种转变过程中,资本机制的作用是明显的:既有和潜在的资本水平不仅决定着农户的信贷需求,还现实地决定着农户实际获得信贷资源的能力和水平,而农户的信贷需求和实际获得信贷的水平又最终会对农户的收入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一个循环递进的资本形成机制:现实的资本水平——信贷需求和供给——潜在的资本水平增加——进一步的信贷需求与供给……但是,在这个“自我实现”和“自我强化”的资本增进机制中,如何提高农户既有与潜在的资本水平?依靠自我积累还是资产资本化?农户通过自我积累与资产资本化的方式均能够提高自己的资本水平,但是前者速度比较缓慢,而后者需要一系列的产权配套改革与金融创新。对于农户而言,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更有利于提高农户的资本水平,在增加现实的农户资本时,激活农户的潜在资本。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有助于农民的创业行为,降低了农民的企业家精神向企业家活动转变过程中的成本,从而为农业产业链的完善与农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微观机制。
从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基本格局来看,大型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为小量的大型农业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信用社或者农商行为具有一定抵押能力的农户与农村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而其他绝大部分农户与小微企业则难以通过正规的金融市场获得资金。随着农村人口规模的下降、城镇化增速,农业的规模化与集约化将加速农业组织对金融的需求,特别是对资本市场的需求将进一步提高,而农业产业基金在此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务院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农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农业科技创业投资基金”,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提高农业企业的融资能力与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事实上,农业投资模式的专业化与产业化的发展,也需要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早在2008年,湖北新滩工业园发起、奥信创投管理的规模为1亿元人民币的高成长绿色生态农业基金成立。此后的2009、2010年陆续有多支专注农业产业的投资基金成立,2011年后则出现爆发式增长。相比于TMT、新能源等新兴行业以及消费服务、医疗等领域VC/PE为主导的投资格局,在农业投资领域,具有产业背景的机构及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如北京及河南的农业产业基金,均由地方农业投资公司主导发起,中粮集团、新希望集团独立设立旗下农业产业基金,天堂硅谷与大康牧业联合成立农业产业并购基金,农银高特佳农业产业基金同样基于农业银行在农业投资上的产业资源。由于农业产业链长、企业分散度高,自然风险大,从投资的角度看,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周期较长,这些不利因素都加大了投资成本及投资风险。因此,农业产业投资需要更多的像小额贷款、农业担保、农业保险等金融手段作为辅助,从而在农业领域与农村形成以股权投资为引擎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作者系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湖南省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本文原载《中国乡村发现》,略有修改)
来源:红网
作者:刘祚祥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