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南岭山脉到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在全国地势总轮廓中,属自西向东呈梯级降低的云贵高原东延部分。境内东南部的罗霄山脉和南岭山脉都向北倾斜,形成朝东北开口的不对称马蹄形,湘、资、沅、澧四水汇聚于洞庭湖,后经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在中国“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区域构造中,湖南却是“湘江北去”。湖南省土地面积211829平方公里,洞庭湖水系控制了全省96.7%的土地面积,河流发源地在湖南而流向鄱阳湖水系和珠江水系的面积仅占全省面积的3.3%。这种地质构造,使自然界的大气、水体、土壤与生物之间的生命元素迁移转化过程,可在一个区域构造单元内进行(在国内唯有江西与湖南略同),并实现物质能量在循环转化过程中的不断平衡。湖南特有的地质地貌形成了具有建设人水和谐水环境的自然地理优势。比如:雨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的相互转化和循环,在本区域构造内能够实现基本平衡。那么,湖南又如何进一步利用好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绘制出一幅生态美好的新湖南水系图呢?
以湘资沅澧四水可持续发展为轴线,全面推进湖南人水和谐水环境建设。
洞庭湖水系有天然形成的湘、资、沅、澧四水与洞庭湖的“四水一湖”格局,湖南90%以上的县市城镇坐落在四水流域干流和支流两岸,要以四水可持续发展为轴线,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治理,把通航、电站建设和流域治理开发相结合,建设主要河流梯级枢纽水电工程时,应尽力使已有水利工程充分发挥配套作用。上世纪60、70年代湖南修建的水利工程,像一根南瓜藤上结了很多瓜一样,大小水库和灌区用渠道相连,大多至今运行良好。而近些年修的水库大多只发电和蓄洪,没有形成互联的自流灌溉系统。要构建互连自流灌溉系统,就要全面提高河道安全行洪和船舶航运能力,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抓好山塘、河流清淤疏浚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实现县城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开展清洁水源、田园、家园和绿色村庄创建活动,力求使湘资沅澧四大流域和洞庭湖成为水旱无忧、水域秀美的典范。
借鉴古今中外开凿运河与打造水环境的成功经验,能够绘制一幅三湘四水新的水系图。
(1)开凿湘资沅运河。从资江干流冷水江市金竹山乡至岩口镇开凿一条约20公里的运河到涟源市,将资江连接涟水,经娄底市、水府庙水库、湘乡到湘潭市的湘江。从安江镇的沅江干流起,经深渡乡(海拔高程200米)、龙水坪河,在雪峰山下开凿10多公里城门型隧洞与洞口县长塘河相连,由赧水汇入资江干流。(2)把凤滩水库的水引入张家界永定区。沿焦柳铁路开凿凤滩水库罗依溪至张家界永定区澧水的沅澧运河,把凤滩水库的水引入张家界永定区,使沅江支流酉水与澧水干流相连。该处有从南到北和从北到南的两条溪流,有利于运河开凿。分水岭南北阻隔的距离约15公里。(3)开挖湘浏运河。在长沙市雨花区开挖湘江至浏阳河的约10公星湘浏运河连接湘江和浏阳河,其中段可与圭塘河相连,有利于改善和优化长沙市区水环境,还可起到分解湘江和浏阳河在长沙市区的抗洪压力。(4)开挖浏阳河与捞刀河相连运河。在浏阳河黄花镇至金井捞刀河,可开挖一条联通浏阳河与捞刀河相连运河。(5)开凿连接东江至西河的郴资桂运河。以小东江水库145米处为引水起点,桂阳县同和乡大回湾西河出境处海拔135.2米为终点,从东到西有东江、郴江、西河等多条河流,北部永兴二级电站形成一个关闭的出水口。(6)在岳阳市区开挖运河使几个湖泊连通。该运河能够把东洞庭湖、南湖、东风湖、白泥湖、黄盖湖相连,流动的水能打造出清净的岳阳城市水环境。
长江大拐弯处的洋溪兴建无坝引水工程,能够洞庭湖平原与成都平原的“天府之国”竞相争辉。
三峡水库以下100公里长江大拐弯处的枝城洋溪居于上荆江制高点,拥有分流所需的水资源,芦家河江心有一块巨石叫鄂脑石,将长江水道分为左右二槽,洋溪街到松滋县小南海挡有一座小山,适宜开凿类似都江堰的宝瓶口水道。若能在此兴建一个无坝引水工程与相距20公里的松滋河相连,三峡水库下泄的清水就能够自流到洞庭湖,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洞庭湖枯水期缺水的问题,而且能够使洞庭湖平原出现一幅比“八百里洞庭”更加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美好图景,能够使洞庭湖平原与成都平原的“天府之国”竞相争辉。
洞庭湖湖口筑坝能收到江湖两利的效果。
长江科学院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至2032年末,“藕池口至城陵矶段,最大冲刷量16.6--23.48亿吨,发生在枢纽运用40--60年,河床平均冲深5.3-7.5米”。三峡水库运行后使荆江河道清水冲刷下切,降低了分流河道口门水位,引起荆江南岸松滋、太平、藕池三口分水分沙减少,三口河道流量减少甚至断流,冬春季已引起洞庭湖区水资源短缺、人畜饮水困难、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城陵矶位于长江与洞庭湖交汇的右岸,若在世界第三大河与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交汇的三江口所在地城陵矶兴建岳阳综合枢纽工程,就不会使高于长江的洞庭湖水白白流走。
以湘资沅澧四水为轴线,把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有机结合,湖南能够绘制一幅巨型生态美好的人水和谐山水大画。
2014年4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要求湖南湖北两省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成“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长株潭、湘南、武陵山区板块和洞庭湖区相继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对湖南的发展构成了有力支撑,为湖南加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我们应当科学谋划,顶层设计,点线面结合,以湘资沅澧四水为轴线,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与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紧密相连,高起点大手笔绘制出一幅生态美好的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巨型人水和谐山水大画。
(作者简介:郭辉东,湖南省人民政府原参事,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正厅级退休干部;邓润平,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
来源:红网
作者:郭辉东
编辑:程赛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