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锐
5月20日,中国首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为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民营经济促进法紧扣时代脉搏,及时登台,充分发挥出固根本、利长远和稳预期作用,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确保民营企业的合法地位,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民营经济促进法直面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积极回应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诉求。比如针对民营企业非常关心的公平竞争问题,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保障“非禁即入”;也规定国家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依法平等使用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做到一视同仁。
法治之所以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因为法治既体现了形式上依法而治的状态,还在实质上包含了良法善治的价值。法治不仅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为民企提供稳定的行为预期,还为民企打造出公平的营商环境,赋能民企优质、优价的产品或服务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更能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做好放管服的“加减法”,树立起亲清有度的新型关系,“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实现“有求必应”和“无事不扰”的有机结合。
法治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良法要管用,贵在善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执法机关要进一步提高法治素养、强化法治思维、提升法治能力,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决策部署。另外,还要建立入企检查登记制度,健全“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服务型执法模式,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最后,还要紧盯民企问题多发易发领域,开展常态化的法律服务活动,及时推送涉经营主体法律法规、重大政策和营商环境相关案例,引导民营经营主体恪守商业道德和相关法规,在良法善治的营商沃土中“拔节生长”。
来源:红网
作者:浩锐
编辑:姜媚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