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醴陵传统产业升级的启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二重奏

来源:红网 作者:王言虎 编辑:陈晓丹 2025-03-07 16:21:13
时刻新闻
—分享—

醴陵经开区。.jpeg

醴陵经开区。

□王言虎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中备受关注的是2025年“十大任务”。在第二大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被着重强调。

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创新”,二是“融合”——不仅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二者还要彼此融合、互为助益。

这样的表述,从根本上说清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核: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如车之两辙、鸟之两翼,相辅相成、唇齿相依;没有科技创新的产业发展不会做大做强,没有产业发育支撑的科技创新也注定行之不远。

揆诸醴陵作为县域经济体的产业转型路径,当地正契合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思路,在“坚持先进制造业当家”的“顶层设计”之下,当地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升级之路。

作为中国著名的“瓷都”和“花炮之乡”,围绕陶瓷与花炮而发展起来的陶瓷与花炮产业,构成了醴陵经济的“基本盘”。绵延千年的产业积淀,为醴陵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优势:2024年,醴陵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基本竞争力分别名列全国百强第32位、第53位,均前进两个位次。位列全国县域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百强县第2位,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彰显了“经济大县勇挑大梁”的担当。

这个成绩显然不是一天取得的,既得益于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更离不开地方政府近年来在产业转型升级上的积极作为。

在传统产业叙事中,不论是陶瓷加工,还是花炮制作,都是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力密集,同时又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在国内发展理念从单纯追求高增长转轨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若不及时转型升级,就有被竞争对手超越甚至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觉察到技术迭代与市场水温变化,醴陵按照“技术创新融合产业创新”的基调,快速制定了产业升级规划。比如,在今年的醴陵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醴陵市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加大陶瓷、花炮等产业新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赋能,发展‘产品+服务’新业态,打造一批标杆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技术创新先行,产业培育联动,醴陵正成为县域经济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优质模板。

醴陵国际陶瓷文化特色街区.jpeg

醴陵国际陶瓷文化特色街区。

就技术创新而言,近年来,醴陵陶瓷业加强科技攻关,引入智能化生产线,提升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同时与湖南工业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合作成立研发中心,推动技术转化,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地方花炮产业则通过引入无硫微烟技术、推行机械化生产与标准化管理,推动燃放技术升级,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在产业创新层面,抢占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潮流,依托电商、社交平台加大推广力度,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大量消费者与客商。譬如,当地花炮产业以“湘赣边区域合作”为契机,借助花博会平台,充分挖掘花炮始祖李畋故里的文化内涵,打造湘赣边 “花炮朝圣高地”,构建文旅发展新局面。

科技攻关提升了当地陶瓷与花炮产业的“含金量”,为培育新型产业形态打好“提前量”;全新的商业模式探索,又让技术创新的成果进一步扩散,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了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这种产创融合,既饱含高浓度科技创新质地,又链接丰富商业场景的数字经济产业,这便是醴陵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成功密码。

数据显示,醴陵陶瓷产业年生产总值已超700亿元,其中,陶瓷酒瓶行业产值接近 100 亿元,全国每两个高端酒瓶就有一个来自醴陵;而作为全国花炮四大主产区之一,醴陵花炮已经畅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约五分之一,国际市场份额约十分之一,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市场,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资源与历史而兴,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大潮中奋起追赶,这诠释了醴陵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的城市品格。说到底,这座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本质上还是与改革开放的路径一脉相承:顺应时代大势,勇于打破旧有模式,在深化改革中持续激发内生动力,让传统产业在革新中重焕生机。

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之路上,笔者以为,当地经济发展要想抵达更高境界,还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继续把握好技术与市场的关系,没有产业化的技术,等于没有用的技术;没有以技术为先导的产业化,同样没法建立起良性的商业循环;二是,要大力依赖民营企业。科技创新需要投入,而投入有风险,具有冒险精神的民营企业就是天然的创新主体。醴陵市政府需充分利用民营企业对市场感知敏锐、经营思路灵活的特点,继续探索产业升级路径,让民营企业在产创融合中,当主角,打头阵,挑大梁。

千年瓷都,五彩醴陵。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道路上,醴陵走在了正确的方向。坚持改革提效、创新赋能,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打好基础,醴陵县域经济转型的前景无疑将更加值得期待。

来源:红网

作者:王言虎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947/99/1475966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