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评中国丨让中国式现代化涌流更多“幸福音律”

来源:红网 作者:唐代远 编辑:陈晓丹 2025-03-03 10:33:37
时刻新闻
—分享—

湘西凤凰竹山村民宿。.jpg

湘西凤凰竹山村民宿。

□唐代远

春潮拍岸,万物竞发。全国两会即将拉开帷幕,这场承载着14亿多人民期盼的盛会,既是观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窗口,也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指南针”。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基本医保年度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8万个及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1863个 ,惠及居民136.7万户……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安居乐业的笑脸,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动实践。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生投入如同水利工程,既能润泽当下,更能积蓄长远动能。2024年,浙江省义乌市以“购房补助+子女入学”吸引头部主播,形成梯度人才政策;广东实施“制造业当家”战略,“以链式改造”促工业再升级,培育技能人才,让产业升级与人才振兴形成良性循环;在深化实施川渝便捷生活行动中,“川渝通办”覆盖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进一个门、办两地事”……这些探索印证了一个深刻的逻辑:唯有将民生保障嵌入经济循环的链条中,才能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当下,面对老龄化程度加深的现实挑战,2024年的民生创新彰显出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让城市更懂“老”。有的地方试点“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让志愿者服务时间可转化为未来养老积分,既延续了“守望相助”的文化基因,又构建起可持续的养老生态。有的地方推出“社区无人长者食堂”、智能水表、“互联网+”养老院,智慧养老应用场景让智慧养老“一键”直达。

共同富裕是民生保障的终极目标,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过去的2024年,基础养老金提高了,房贷利率下调了,直接结算范围扩大方便了异地就医,消费品以旧换新提高了生活品质……“过上好日子”是中华儿女的期盼,是共产党人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紧扣共同富裕要求,努力让百姓的生活更有质量、更有保障。如,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以“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农民增收,特色农产品通过直播电商走向全国;有城市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推出共有产权住房、人才住房等梯度化供给体系,让“居者有其屋”不再是梦想,更让民生福祉为民实践中持续改善。

此外,教育公平领域同样书写着动人篇章。2024年,多个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一系列基础教育的成绩单:天津6个区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9所、普通高中4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3万个、普通高中学位9600个;湖北省着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增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9.3万个,有序推动1.5万名教师城乡双向交流,努力让农村的孩子享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无疑,当教育点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共同富裕便有了最坚实的根基。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乎国运。即将召开的2025全国两会,是汇聚众智、凝聚众力的一个重要时刻。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为新的起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去,才能让“幸福中国”的愿景变为现实,才能谱写出更多激荡人心的“幸福音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起磅礴力量。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唐代远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947/95/1474237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