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1月14日,2025年春运大幕正式拉开,一场为期40天的归乡之旅在中华大地奏响了温暖的乐章。据相关部门预计,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规模有望创历史新高。
人生是一场辗转不停的旅程,无论漂泊多远,家始终是那最温暖的港湾和坚实的依靠。2024年12月4日春节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更加印证了“回家过年”对于中国人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伴随新春佳节日益临近、年味儿愈发浓烈,出门在外的游子对家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也如同声声急切的鼓点,催促着旅客踏上归乡之路。无论是忙碌了一年的上班族,还是结束了学期的莘莘学子,抑或是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怀揣着一颗迫切想要回家与亲人团聚的心。正是这种力量的支持下,如今各大车站的候车大厅早已人潮涌动、座无虚席,还将在未来继续攀上新的高峰。
运力保障,构筑温馨的归乡“桥梁”。春运期间,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相互交织,出行需求旺盛,交通部门以强大的运力保障,为游子们搭建起温馨的归乡“桥梁”。例如铁路部门充分发挥高铁成网运营的优势,加开多趟临时列车,延长部分热门线路的运行车次,甚至部分地区宣布增添“红眼列车”,助力更多的旅客踏上归乡路。这背后离不开无数铁路人的辛勤付出,其中“时代楷模”单杏花作为12306技术团队的带头人,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打造出高效便捷的铁路售票系统12306。从曾经的“一票难求”到如今的“有票可求”,12306让每一位游子在寒冬中感受到温暖与安心,温暖了无数人的“归乡心”。
文化传承,凝聚民族的精神“纽带”。春运高峰绝非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人口迁徙”,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动体现,彰显着我国的强大活力。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美好寓意。人们不远万里、不辞辛劳地踏上归途,只为在春节与家人团聚,传承和延续那份深厚的文化传统。这种对家庭团聚的重视,对亲情的珍视,早已深深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成为连接中华民族儿女的精神纽带。而春运,作为“运”载这种情感的重要“枢纽”,为我国的文化传承贡献了别样的作用。春运期间,不少车站内剪纸、舞狮等传统民俗活动轮番上演,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融合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旅客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盛宴,让传统文化在旅途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春运,是情感的交织,是时间的沉淀,更是每一个游子心中的归途。在目之所及的地方,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为无数游子编织了回家的“暖衣”,使其有所依靠,从他乡奔向故乡。
来源:红网
作者:李舜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