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好评中国丨发挥多元“热”力 共促中小博物馆“长红”

来源:红网 作者:丁铁 编辑:姜媚 2025-08-21 09:57:40
时刻新闻
—分享—

□丁铁

场馆入口处,观众队伍如约而至,展厅内人头攒动……这样的场景,成为不少博物馆的常态。而这个暑假旅游旺季,为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再添了一把旺火,人气爆棚。博物馆已经成为孩子们学习知识、感受历史的“暑期第二课堂”,也是众多游客喜爱的文化场所和旅游目的地。而在“文博热潮”中,一批中小博物馆凭自身特色成功“逆袭”成为“网红”。

特色化展陈是中小博物馆突围的关键。不同于大型博物馆的“百科全书”式叙事,中小博物馆深耕本土文化矿藏,以“小切口”展现大历史。定州博物馆以五万余件文物覆盖了青铜、玉器以及陶瓷珍品的门类,三件国宝级文物的坐镇让其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聚焦非遗技艺,30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划分为六大板块,蜀锦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清代小花楼木织机上的演绎,将千年锦绣文化转化为可触摸的体验。这些中小博物馆未必广而博,但却专而精,让观众在短时间内理解地方文化基因,在以“特”出彩中更好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在“群芳争艳”中“跳出来”,创新体验是中小博物馆激活流量的密码。山东青州博物馆用数字技术重现历史文化情境,观众戴上头显即可穿越时空;洛阳古墓博物馆白天推出古墓实景剧本《多少楼台烟雨中》,夜场推出剧本游《古墓探秘·千年幽语》,抓住了年轻人“情绪消费”新趋势;河北定州博物馆组建“讲解天团”,每日提供4至8场公益讲解,并针对学生团队开发诗词大会、古书库探秘等研学活动。让文物从展柜走向体验区,历史便从书本走向观众的生活。

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的今天,中小博物馆的“出圈”既有赖于其自身扎根本土、创新突破,也离不开政策赋能与文商旅融合为其长红注入动力。国家文物局自2021年起明确提出实施中小博物馆提升计划,吉林、四川、河南等多地出台“大馆带小馆”等举措,推动资源共享、专家共建,藏品“出差”如火如荼。与此同时,博物馆与商业空间深度跨界融合,广东中山龙泉博物馆入驻酒店,宁波地质宝藏博物馆进驻商场,形成“颜值”“内涵”兼具的流量互促,通过“博物馆+商圈”模式,让文化体验消费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中小博物馆以“小而美”的姿态,正在成为激活文旅消费、传承文化根脉的重要力量。发挥“不做百科全书,只讲好本土故事”的优势,弥补馆藏、人才短板,解决文物阐释不充分、互动形式单一等问题,在政策支持与市场活力共振下,多元“热”力共促中小博物馆走向“长红”。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丁铁

编辑:姜媚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942/65/1521602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