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要整治的是“用PPT、视频代替实干”的虚浮作风

来源:红网 作者:文君 编辑:姜媚 2025-07-24 12:51:59
时刻新闻
—分享—

□冬青 文君

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工作,却要做几十页的PPT或各种视频来呈现,看起来图文并茂,实际上空洞无物,既浪费汇报人的时间,也浪费听众的时间,这种“屏幕里的形式主义”,困扰着不少基层工作人员。近期,浙江多地推动公务政务活动中的PPT、视频“减量、减费、减负”,引发广泛关注。

过去,“文山会海”曾是基层负担的代名词。而今,短视频汇报、高成本PPT制作等“电子负担”异军突起。领导干部下基层需观看长篇汇报视频、评比活动要求制作“高大上”宣传片……这些披着“创新”外衣的举措,实则是传统的形式主义在技术时代的“换壳重生”。

这种做法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制作视频、PPT上,无暇顾及实际工作。此前云南通报称,2023年,某部门13次开展节庆表彰活动,动辄要求全省系统参加。活动还要求拍摄制作各类风采展示视频。为准备这些视频,基层员工被迫耗费大量休息时间。

“到基层看屏幕”的怪象,折射出部分领导干部调研作风的漂浮与责任意识的缺位。真正的基层调研,本应是脚沾泥土、倾听民声的过程,是在田间地头发现问题、在街头巷尾收集建议的实践。然而,当调研沦为“坐在会议室看视频”,干部与群众之间便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屏幕,这道屏幕隔绝的不仅是真实的场景与鲜活的声音,更是执政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信任纽带。

当然,“反PPT、视频内卷”不是“反PPT”“反视频”。PPT、短视频,作为集成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元素的表达手段,其本质是信息的一种载体。如确需制作且能切实提高工作效率的,我们也不应避之如猛虎,落入另一种形式主义。整治“PPT、视频内卷”的目的,是整治“用PPT、视频代替实干”的虚浮作风,要把公务人员的时间、精力留给最紧迫、最实在的需求,办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改革红利。

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到,“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查,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

别让屏幕成屏障,上级部门和管理者要允许下级部门、干部自主选择沟通汇报的方式,能用语言说清的不要求用文字汇报,能文字说清的不要求用PPT呈现。基层干部也要认识到,用什么形式汇报工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具体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做扎实,对工作的背景、过程、经验、困难、前景等始终做到心中有数。

来源:红网

作者:文君

编辑:姜媚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941/68/1515181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