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官敬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追求攀升,对身边消费品关注度愈发高涨,诸如儿童玩具、手机壳等日常商品,成为公众关切的热点要素。经权威机构检测,所谓性价比高、物美价廉商品,往往在价格上占有优势,产品质量却没有保证。从某种意义上,“毒”商品出现,同价格战等不良竞争无不关联,不仅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更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利于消费市场持续繁荣与健康发展。
强化优质供给,提振消费底气,繁荣市场烟火。全方位扩大消费,做强市场经济三驾马车的重中之重,切实为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内生动力。答案必然蕴藏在提振消费信心里,如何提振消费信心,离不开优质供给与品质服务等保障引领。以文旅市场为例,寻觅“诗和远方”日益成为公众期盼与向往,与之对应的“人间烟火”不断解锁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私人订制的优质体验与精益求精的品质服务“双向奔赴”,成就了文旅市场繁华景象。所以说,推动商品市场热辣滚烫、火爆出圈,其动力同样少不了品质内涵与服务水准的加持。
向“新”求“质”,跳出竞争怪圈。价格与品质从来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兼容的一体。事实上,不乏少数企业或制造商,陷入“内卷式”竞争不能自拔,在狂卷价格路上一路狂飙,从而忽视了运营模式、生产效率和品质含量、服务标准,让“毒”商品蔓延与充斥市场,严重挫伤消费者消费意愿与积极性。数字智能时代,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向“新”而行、以“质”致远,早已融入广大市场主体精神理念与实践行动。故此,打破“内卷式”竞争尬境,须崇尚科技创新引领,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赋能生产、经营、管理,提升商品“含科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达到品质与价格兼容平衡,以强化优质供给提振消费动能。
新时代下,消费者不再满足商品功能性需求,更在于情绪价值与精神享受。诸如“谷子经济”、文创产品等等,之所以能够火爆出道,赢得现代年轻消费群体青睐,正在于其承载了情绪价值、赋予了特殊意义。如,“拉布布”以丑萌成为顶流,富有中华文化符号特色的冰箱贴“一贴难求”等等,无不是文化内涵增量提升商品附加值,成为磁吸消费者的源头磁场力。所见,加强文化赋能、提升文化自信,让文化与科技双重叠加,让传统与现代碰撞交织,解锁消费市场以“质”求胜新赛道。
消费品尚“质”而进,消费市场欣欣向荣。一件商品,背后是制造业、科技链、人才端与供应物流等相互叠加效应。中国商品市场迭代升级、含“科”量高、层出不穷,折射中国市场经济蕴藏强大后劲与无限潜能。坚持科技创新引领,脉动中国商品市场澎湃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满足亿万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向往。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作者:段官敬
编辑:张广蓉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