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福华 邱令伟
大宗商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对产业链供应链上中下游及消费市场都有重要影响。我们在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宗商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评估及对策研究”过程中对湖南大宗商品产业链供应链有关情况做了深入调研,就湖南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大宗商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提出 “三个理由、三点建议”。
一、湖南打造大宗商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发展的三大理由
一是湖南加快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融入双循环新格局的战略需要。湖南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处于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经济连通和交汇枢纽位置,在承接东西、融通南北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具有打造大宗商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的独特区位优势。通过打造大宗商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既能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又能强化对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支撑的内在要求,也能进一步促进4×4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湖南新样板,助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
二是湖南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湖南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方向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新要素新模式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湖南主要农产品、铁矿石、工程机械等大宗商品都与重要产业部门密切相关,打造大宗商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对巩固延伸湖南工程机械、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现代石化、绿色矿业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都有着重要服务支撑和促进作用。
三是湖南进一步夯实商贸流通产业基础、形成区域经济竞争新优势的内在需求。湖南商贸流通产业基础扎实,长沙在十六世纪初已是全国四大茶市之一,湘潭在十七世纪就是全国著名的“米市”和“药都”,高桥大市场、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跻身我国商品市场综合百强前十,老百姓大药房、益丰大药房等八家药品零售企业上榜我国药品零售综合竞争力百强。湖南自贸区建设制度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建立健全以对非经贸合作平台为主的开放发展平台,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培育壮大。湖南连续出台《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持续打造“三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持续改善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大宗商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有利于湖南进一步夯实商贸流通产业基础,更有助于为数字产业、大健康、新能源等未来产业培育竞争新优势。
二、湖南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大宗商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的三个对策建议
1、发挥有为政府统筹协调作用,创新大宗商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体制机制。
一是主管部门积极统筹,加强多部门协同。要明确推动大宗商品供应链建设与发展的主管部门,强化湖南发改委、商务厅、国资委、工信厅、农业农村厅等部门的协同协作,集中力量、发挥合力促进湖南大宗商品供应链体制机制创新,形成科学有效的制度顶层设计。
二是主管部门加强规划引导,聚焦湖南优势产业如水稻等粮食类、油茶等油料作物类、柑橘等水果类农产品产业,工程机械等制造业产业等,优先重点发展两到三类大宗商品供应链。
三是科学设计大宗商品供应链产业发展政策。制定从“全产业链-龙头企业-供应链关键节点”的多级发展支持政策,打造“1+1+N”大宗商品供应链发展模式,即围绕大宗商品产业链建立大宗商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再依靠平台集聚效应培育N个潜在大宗商品供应链。
2、激发有效市场创新活力,构建供应链主体协同联动的产业生态圈。
一是培育大宗商品供应链链主型企业,打造大宗商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利用湖南大型国有企业,培育大宗商品供应链龙头企业。借鉴湖南港航水利集团发展模式,依托湖南粮食集团、湖南钢铁集团等国企相关业务板块联合重组,形成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大宗商品产业链链主企业,在促进大宗商品供应链建设、发展与成熟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是加强科技和金融赋能,构建供应链主体协同联动的产业生态圈。积极打造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积极推动供应链金融嵌入采购、仓储等的全环节,基于供应链经营能力、物流资源布局及货权管控能力,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构建融合大宗商品内外部产业资源、金融资源,促进供应链主体互联互通的大宗商品产业生态圈。
三是推动构建智能风控体系,提高大宗商品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依托数智技术与平台,搭建专业化、流程化、分级化的风险管控体系。围绕事前管控体系建设、事中过程管理、事后总结及体系优化等方面形成多部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风险协同处理机制。基于大数据技术识别大宗商品供应链风险因素,形成风险管理地图,进行分类、分层、分级管理。借助数字化手段加强实时检测与跟踪溯源,协同建立大宗商品供应链应急保障机制和风险事件的应急调度预案。
3、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强化产学研合作促进大宗商品供应链综合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发挥湖南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强化产学研合作、建立多级大宗商品供应链研究体系。积极推动建立湖南重要农产品、先进制造等产业的供应链专业研究机构,创建一批专职研究团队,从宏观、行业、产品三个维度进行跟踪研究,搭建大宗商品供应链经营、财务、物流、风控、人力等数据库,为湖南大宗商品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二是培养专业化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团队。积极引导高校、职业院校开设大宗商品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风险管控等相关课程,促进未来具有大宗商品供应链国际化视野和服务能力的运营人才、技术人才、风控人才的培养。定期组织湖南供应链服务型企业的高管、技术人员等开展相关大宗商品供应链运营、服务培训,积极促进高校、研究院、企业等开展大宗商品供应链相关产学研合作项目,深入推进大宗商品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
(本文根据湖南工商大学教授、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南省省情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常务理事黄福华在2024年湖南省省情研究会“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研讨会上主题发言修改整理)
来源:红网
作者:黄福华 邱令伟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