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绪义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史可考的大国强国,也是对中华民族影响至深的一个王朝,奠定了汉民族或汉文化的根基。
作为短命王朝大秦的继统者,西汉王朝享国二百一十年,历十二帝,给中国历史烙下很深的印记。时隔两千多年,透过尘封的历史,我们能从中看到些什么?它有哪些值得两千年后的我们借鉴和深思?
都说“大国难治”,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的秦朝为什么昙花一现,而作为继统者的大汉却能跨越两个世纪?是国家治理能力问题吗?
应该说,西汉自刘邦定鼎以后,一直在探索国家治理模式,从制度路径的选择到指导思想的变化,都折射出大国之治的艰难历程。
那么,西汉的治理为什么能?它到底有什么特色?国家治理虽然是一个较新的理论,但同样适用于古代。20世纪90年代,西方一些专家认为,南撒哈拉沙漠国家出现普遍性的国家失败,根源在于无能为力的政府。强调社会作用以去政府化的治理理论迅速在全世界流行开来。将国家“组织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治理。在我看来,这种组织起来,一是制度层面的组织起来,一是以指导思想将民众组织起来。那么,站在今天回望西汉,西汉的国家治理既有成功的方面,也有失败的方面。
简单地说,选择什么样的制度,西汉是成功的。
选择什么样的指导思想,西汉是失败的。
西汉选择了与大秦帝国一脉相承的郡县制,这是合乎历史发展逻辑和大一统客观需要的国家制度,这是出自于大秦底层的刘邦的一种自觉或者说惯性自觉,因而,在与项羽历时四年多的相争中能够取得胜利,并且能使西汉延续两个百年的根本原因。项羽之败,固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企图倒退回归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建制,建立一个类似于“联邦”的国家。这就是我研究西汉,要从秦始皇开始的关键原因。只有了解大秦,才能理解大汉。
刘邦定江山之后,西汉王朝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治理理论或曰国家指导思想的选择过程。一般认为,西汉是以孝治理,但这只是观念层面的指导思想。大国治理更需要一个系统的、宏观的治理理念或者叫意识形态。西汉初期出于吸收亡秦的经验教训,统治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在指导思想上采信黄老思想;文景之治后,不甘寂寞的汉武帝为了摆脱祖母的政治影响,同时也为了让大汉变成强汉,开始接受儒家思想。但是,并非如学术界认为的那样,汉武帝即奉行“独尊儒术”的理念。儒学虽然开始兴盛,但此后很长时间都没有成为国家治理的指导思想。直到汉成帝、王莽之时,儒学才真正成为西汉的国家治理思想。
在此之前,儒学之士为了使儒学进入国家治理层面,作出艰苦而长期的努力。然而,这种努力虽然最终得以成功,但却使西汉政权最终落入到王莽之手,大汉变成了新朝。江山变色,表明西汉的国家治理最终以失败告终。其中,儒学无疑起了关键作用。
儒学始终与西汉国家治理相纽结,其中的成败得失,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本书只是提供另外一个视角而已。
探究西汉的政治,传统的视角是从西北的长安,也即黄河的上游来审视。其实,换一个视角,从南边的楚国和东海之滨的齐鲁来审视,或许能得到一个全新的历史镜像。
比如,亡秦的是楚人,建立西汉帝国的也是楚人;但是,困扰西汉帝国的祥瑞和灾异学说,却发端于东部沿海的齐国,西汉后期朝廷致力扶持的儒学同样离不开沿海的鲁国。特别是流行于西汉的《春秋》学说、《诗经》以及《论语》,也包括《古文尚书》,都是来自鲁国这个昔日的礼仪之邦。活跃在西汉政坛高层的也多为齐鲁故地的士人。可以说,齐鲁人物对西汉政治影响极为深刻。
因此,要读懂西汉的国家治理,必须将视野放到楚汉战争乃至之前的楚国灭亡。这能给我们理解西汉提供一个更为宏阔的视野,不至于顾此失彼。本书就是从“亡秦必楚”开始,谈到王莽的败亡。前半部分围绕着西汉的制度选择,探讨西汉国家治理的制度奥秘;后半部分围绕着儒学的命运浮沉,探讨西汉国家治理的指导思想转折。
本书写法上也不同于一般的西汉史,而是坚持问题意识,选取西汉历史上关键性政治和学术文化事件,从小细节中发掘出大历史背后的隐秘原因,以通俗化的笔法呈现出一幅历史文化画卷,看似没有时间主线,实则草蛇灰线,勾勒出西汉国家治理和历史人物命运的发展必然,给读者呈现出西汉的另一面。
历史研究有很多种方法,国家治理研究也是一个很豪迈的新课题,而我更愿意服从内心一种从容、淡定的方式,有意打破传统的叙事模式,舍弃一以贯之的写作框架,力图让一般读者从中获得对大历史的整体观感。写完这本书,脑海里很自然地想起东坡先生的一阙著名的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江山:西汉政界往事》,刘绪义著,九州出版社,2024年)
来源:红网
作者:刘绪义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