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姜向阳:智慧农业赋能湖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姜向阳 编辑:陈晓丹 2024-11-08 08:31:37
时刻新闻
—分享—

□姜向阳(湖南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农业大省,湖南正处于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阶段。2023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8199.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21元,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然而,面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湖南“三农”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农业竞争力有待提升,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农业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智慧农业作为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为破解“三农”难题提供了新路径,为县域经济转型跨越注入了新动能。加快发展智慧农业,不仅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所趋,更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县域智慧农业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近年来,湖南深入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取得了积极成效。2023年,湖南省水稻和油菜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为83.46%和69.24%,通过电商销售的农产品零售额为406.58亿元,涌现出一大批智慧农业典型。祁阳县依托“中国油茶之乡”的产业优势,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集精准种植、加工、品控、营销于一体的油茶全产业链数字化运营体系,预测2024年油茶综合产值将超过25亿元,跃居全国第一方阵。这一发展得益于祁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牵头成立了油茶产业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常德市鼎城区首创“订单农业+金融服务”新模式,依托“常德优粮”公共品牌,建立12万亩订单粮食种植基地,实现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亩均效益较传统种植模式提高30%以上。该模式的核心是区政府搭台,建立涵盖种植基地、农机合作社、金融机构、粮食经纪人等的利益共同体,让各方在数字化平台上形成紧密合作。宁乡市策应“互联网+”发展大势,依托华为等龙头企业 ,创新打造集农业大数据中心、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于一体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通农产品生产供应链、消费链和农资供应链,创建“雪峰山大米”“宁乡黑猪”“金洲醋”等知名农产品品牌。该市大胆引进“飞地经济”新模式,成功吸引华为、阿里、京东等高科技企业参与,让农业数字化转型实现突破性进展。这些生动实践表明,智慧农业正日益成为县域经济转型跨越的新引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从全省层面看,虽然智慧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数字产业化基础薄弱,高水平智慧农业应用场景较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水平不高,县乡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智慧农业人才支撑不足,高校涉农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契合度不高;开放合作 层次不高,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意识有待加强。这些问题制约了湖南县域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亟需各方携手攻坚、系统施策。

二、智慧农业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数字经济时代,谁能够紧跟时代步伐,谁就能够抢占发展制高点。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赋予湖南“三农”发展的难得机遇,必须树立数字化发展理念,把智慧农业作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推动形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要致力数字产业培育。加快布局农业数字化科技创新平台,支持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农业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围绕智能感知、精准管控、智慧决策等领域,突破一批农业人工智能、生物育种、智能装备和关键元器件等共性关键技术,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智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农业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应用等技术规范和标准,为数据共享开放、信息互通互联提供标准支撑。推动农业数字化装备创新应用,依托大康、中联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智能播种、精量施肥、精准植保等农机装备,提高大田作物和畜禽水产养殖的生产智能化水平。这就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制定产业扶持政策,引导涉农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成果转化。

二要致力典型场景打造。聚焦粮食、油茶、生猪、果蔬等优势特色产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数字乡村产业生态。积极培育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支持建设200个省级“数字+”现代农业产业园,在20个主导产业打造100个“数字+”农业特色小镇。加快建设“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大力发展直播经济,打通产销对接“最后一公里”。以乡村治理数字化提升为牵引,推动智能感知设备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规划管理、公共安全等领域规模化应用,让农民共享现代科技发展成果。示范基地建设要坚持政府引导,强化龙头企业主体作用,把推进农业数字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三要致力新型主体赋能。深化新型经营主体数字化改造,支持供销、邮政、金融机构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提供专业化的经营管理软件和信息化服务。开展合作社数字化提升工程,力争到2025年,50%以上的示范社实现全程信息化管理,形成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精细化数字解决方案。加强智慧农业示范基地人才培养,依托基地开展数字农业实训,每年培养2000名左右“新农民”。支持农民工、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返乡创业发展智慧农业,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园、孵化基地,激活农村创新创业新动能。各地要大胆创新激励机制,让农民在数字化改革中有更多获得感。

四要致力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每年定向培养1万名涉农专业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改革基层农技人员选拔使用机制,优化考核评价和薪酬分配办法,大幅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待遇。打造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职业农民,到2025年实现100万人数字技能培训全覆盖。建设100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每年为农村和涉农企业输送1万名以上数字管理和技能人才。加强智慧农业学科专业建设,支持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增设(或扩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交叉专业,建设一批面向智慧农业发展需求的特色专业,加快培养既懂农业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各地要把人才培养摆在核心位置,让更多“新农民”成为数字乡村的领路人。

五要致力开放合作提质。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度参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强与江西、安徽等中部省份在智慧农业、现代种业、绿色食品等领域合作,推动市场、人才、技术等资源共享。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吸引高端人才、先进技术、优质资本集聚,合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和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加快中非经贸博览会智慧农业成果转化,集聚高端农业装备制造等产业,增强数字乡村国际合作竞争力。只有主动融入更高层次开放合作的大格局,才能让智慧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六要致力改革创新突破。贯彻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加快推进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融合发展。依托国家数字乡村试点,高标准打造10个国家数字乡村示范县、30个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县。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数字经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村社合一”治理新机制,提高农民参与数字化建设的积极性。强化融合发展意识,统筹抓好县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健全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和监管制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只有深化改革、先行先试,才能让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迸发,形成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磅礴力量。

“智慧”点亮三湘沃土,“数字”催开希望之花。走好以智能化引领农业现代化的创新之路,必将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数字化为引领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实现县域经济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奋力谱写现代化湖南建设新篇章,为全国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多有益经验,以湖南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湖南智慧和湖南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姜向阳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855/99/1443236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