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亮华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有贡献的。”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今天,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新时代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迈进、向更宽领域拓展,应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吃螃蟹”精神,引导干部致力啃下最硬的骨头。
大胆选用敢吃螃蟹的人。历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叫巴解。大禹治水时代,巴解是当时的一位治水官员,为了解决螃蟹对治水工程的干扰,他试着找到螃蟹的巢穴,并往里面灌注开水,将螃蟹烫死。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螃蟹对治水工程的干扰,还意外地发现了螃蟹的美味。鲁迅先生曾称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在全面深化改革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要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的重要标准,综合运用政治素质考察、日常调研、谈心谈话等方式,近距离考准考实干部,把更多像巴解一样敢想、敢做的勇士选出来、用起来,持续激发干部敢为、敢拼、敢闯热情,营造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的浓厚氛围。
精心培养会吃螃蟹的人。螃蟹好吃,但是会吃的人却不多。会吃螃蟹的人,不仅发明了“蟹八件”,还在实践中总结了垫、敲、劈、叉、剪、夹、剔、盛“八大”技术。而不会吃螃蟹的人,不仅会被扎得满嘴血,还会把精华糟蹋。正如有的干部迟迟冒不了尖、出不了头,归根到底是缺乏敢为、善为的过硬本领,结果一碰到复杂矛盾、棘手问题就手足无措。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中,既要选拔敢于吃螃蟹的人,还要培养更多会吃螃蟹的人,才能把改革的成本降到最低,发挥最大效益。比如有计划地把那些有潜力、愿干事的干部放到经济发展主战场、服务群众第一线,多钻“矛盾窝”,多解“挠头事”,把经历变成经验,把阅历变成能力;比如聚焦现代农业、数字智能、经济金融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题培训、擂台比武等,推动干部队伍认知迭代、理念优化、能力重构,全面提升干部专业化素质。
尊重宽容吃错螃蟹的人。在探索实践中,不是所有的螃蟹都可以食用,也不是吃到的就一定是螃蟹,也有可能是蜘蛛。鲁迅先生曾说:“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对在改革创新中成功吃到螃蟹的干部,要大力鼓励表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比学赶超。对在“摸着石头过河”中吃到蜘蛛的干部,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通过容错纠错机制,尊重和宽容改革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同时,螃蟹虽美味,但切勿过量,更不可因一时贪嘴,吃拿“蟹卡”“蟹券”,落入“蟹门宴”陷阱。
来源:红网
作者:余亮华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