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郑玉焓
□韩景行
自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以来,阅读开始在世界有了某种同步的节奏。这是地球村一种跨越国界、语言与种族的彼此呼应,是一次集体而又多元化地向知识致敬。
如今,又到了这样的时刻,第29个“世界读书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书山有路勤为径……这些,都曾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
这些“金句”在诞生的时刻,都有很强的现实关切,而随着时间指针的拨转,它们或已无法严丝合缝地切中当下阅读市场的肯綮。
我们这个时代的阅读市场呈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面貌呢?可观察的维度非常多。
譬如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碎片化阅读,这是互联网尤其是智能手机问世后的一种技术引导,它引起很多读书人的不满,认为快餐化的碎片阅读无法令我们深刻;
喜欢阅读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大家更喜欢短视频,各种八卦段子、小姐姐跳舞,甚至无聊的直播都能令人沉迷,单纯的文图表达似乎已是一个古早时代残留的余晖……
但这些,似乎仍不足以成为我们的关切点。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除另有标注外,图片均来自视觉中国)
碎片化的阅读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好,只要这些信息片段有情绪收益,有思想营养,有价值增量。
文字和视频,都只是信息承载的一种方式,孰优孰劣,时间自有答案。
在世界读书日,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市场上有各种优劣不等的书籍,有些不仅无用,个别甚至有害。越是在知识不断迭代、进化的时代,我们越需要一种问题意识,远离“失望之书”,让有限的阅读时光能够真正提升我们的智识。
强调“智识”的重要性,是因为有很多读书人,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但智识上却甚少提高。
因为他们更相信一些所谓的权威,虽然身处互联与智能时代的洪流,但对真正推动时代进步的信息与观念其实并无觉察。
我们时常会低估,在信息爆炸时代,“无用”乃至“有害”的知识对我们的影响。
必须澄清的一点是,远离“无用”乃至“有害”之书,逻辑上并不导向不必读书。事实上,我们更需要博览群书以增智识,提高判断能力。
诚意正心方能格物致知。古之学者读书前必沐浴、更衣、焚香、正冠、端坐,待心静、意诚之后方始读书。很多人认为,这是封建礼制的糟粕。
恰恰相反,这是心怀敬畏和至诚的态度。虽然现在读书不需要这些仪式,但有一点是相通的,读书要心正意诚,不必有太多功利,最好是纯粹无机心。
在这个前提上,多读书,方能收获真正的知识增量和认识变量。知识和认识提升了,才能有更强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利弊辨别能力,才能不受制于那些无用乃至有害的内容。
而读书的最高境界,或许不在于领悟了多少“真理”,明白了多少“道理”,仍在于工作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面对不同的局面催生最优的“处理”。
“经典”之所以成经典必有其原因。对于不少人而言,如何才能精确地读到好书,似乎仍有困扰。因为按照博闻强识方能辨别“无用之书”的逻辑,这似乎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死循环。
但现实并非没有为我们“打开一扇窗”,那就是阅读“经典”。
这里的“经典”即包括四书五经、四大名著等传统经典,也包括各种书展、书博会、书榜、书评等推介的经典。因为这些书,是经过了无数读者以及市场筛选后的精品。
但现实困境是,有些人几乎从来不阅读经典。他们的“症候”是,被各种平庸的信息所牵引,消化吸收了很多“无用”乃至“有害”的知识。
如何用良币驱逐劣币,引领大家阅读经典和精品,仍是件任重道远的事。
读书是文明进阶的一种状态。信息、知识、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从结绳记事到人工智能,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传承方式。任何一种载体或者传承方式的诞生,都有其生产力水平的现实基础。
书,是信息的一个承载产品。它是农耕与工业时代的产物,如今,如何与信息时代产生完美对应,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但,不论载体如何,人们进行阅读与学习,才有人类文明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放眼当下,或许读书已不是唯一的学习路径,但依然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促进个人进步和文明向前最具性价比的“能量”。
正如4月23日在昆明召开的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的主题——“共建书香社会 共享现代文明”,当这个社会书香四溢时,文明也就会弥漫世间。
为什么那么多智者、先贤、师长总是不遗余力地劝解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国家和社会投入巨大资源来营造更好的读书氛围。
因为,读书多的人牵引读书少的人多读书,读书的人带领不读书的人读书,其本身就是社会文明进阶的一种形态或状态。
或许,这也正是设立世界读书日的原因所在。
来源:红网
作者:韩景行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