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品读丨龙吟天地间,揭开《西游记》的一条神秘伏线

来源:红网 作者:汪曦永 管风 编辑:陈晓丹 2024-02-16 17:29:44
时刻新闻
—分享—

前置引导GIF.gif

西游封面.jpg

《西游记》(名家演播阅读无障碍版) 吴承恩著 岳麓书社

□汪曦永 管风

《西游记》开篇即言:“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寥寥几句,总结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且一笔就带进中国人理想价值的纵深处。

《西游记》的经典性源自唐代玄奘大师西行终求佛法的壮举。神妙的文笔、奇特的想象、奇妙的构思,将史书“此等危难,百千不能备述”的求知求真精神,融入“苦历千山,询经万水”的艰难历程,“九九八十一难”化为笔底烟霞,沉淀为文学经典。

全书100回卷中,三十回都提到龙王,其中有十七回集中巧妙地塑造了丰富的龙王形象,不仅显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更诠释了厚德载物的民族品格和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

西游记.png

厚德载物,展现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对大地承载万物之德的描述,更是对道德高尚者承担重任的形容。

唐宋以来,帝王封龙神为王。从此,龙王成为人间消灭暑热和水患的神。

《西游记》中的龙王,被塑造成慈悲为怀的天神形象。“降雨救济”思想是《西游记》中龙王信仰的核心所在。

全书有七回出现龙王直接帮助孙悟空降雨降妖的精彩场景。

第八十七回写到:“漠漠浓云,蒙蒙黑雾。雷车轰轰,闪电灼灼。滚滚狂风,淙淙骤雨。所谓一念回天,万民满望。全亏大圣施元运,万里江山处处阴。好雨倾河倒海,蔽野迷空。檐前垂瀑布,窗外响玲珑。万户千门人念佛,六街三市水洪流。东西河道条条满,南北溪湾处处通。槁田得润,枯木回生。”

讲的是孙大圣劝善施霖,请求龙王冒天止雨,解救天下苍生。“祷雨随时布雨,求晴即便天晴”,诠释慈悲为怀、上善若水的思想,展现“龙”的崇高精神和伟大品质。

182daa71291a458b9eb33e036db31d7a.jpg

《西游记》连环画 姜堃绘 湖南美术出版社(1980年)

“飞腾变化,绕雾盘云。玉爪垂钩白,银鳞舞明镜。髯飘素练根根爽,角耸轩昂挺挺清”,龙王独特的形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龙王显象,银须苍貌世无双”,对龙的崇拜、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敬畏,昭然若是。

史前时期,已存在龙神崇拜的习俗,人们把龙作为部落保护神与雨神来崇拜。先秦典籍记载了“祈龙降雨”的习俗,如《山海经·大荒东经》:“早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唐宋以后,道教融合龙神信仰,称东南西北四海都有龙王管辖,叫四海龙王,另有五方龙王、诸天龙王、江河龙王等。

《西游记》中,龙王从取经前第一次出场到取经归来,贯穿于整个取经故事。龙王深得作者青睐,既受普遍流行的民间信仰影响,也是迎合大众审美趣味的有意之举。

中华文明的核心精神与价值理想,在龙这种虚拟动物身上,得到形象生动的体现。

自强不息,彰显民族精神和坚韧之志

《西游记》中,白龙马是取经团队中不同凡响的角色。他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被贬凡间。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在唐僧师徒一筹莫展之际,小白龙化龙为马,成为唐僧坐骑白龙马,从而使得故事情节继续发展。

bd54f1684a274d959d4aab30c413ff08.jpg

《西游记》连环画廖正华绘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81年)

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中,唐僧被诬,悟空被逐,八戒无踪,沙僧被俘,小白龙为救唐僧,现身和黄袍怪大战一场,并力主请回大师兄孙悟空,成为扭转局势的关键性人物。在白龙马的努力下,师徒几人继续西天取经,功德圆满。

取经集体中,白龙马默默承担起长途跋涉的艰巨任务,历经千辛万苦,经过37年,负载着唐僧到达西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其在“径归东土,五圣成真”过程中,可谓画龙点睛之笔。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秉持信仰和坚毅,在忧患中勇往直前的坚韧之志贯穿《西游记》全篇。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中,唐僧师徒受阻于流沙河,孙悟空说:“若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如果说“千里之行”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宏大目标,那么“始于足下”就是切实行动,是第一步的艰难险阻、五百里遥遥无期、六百里望眼欲穿、七百里绝望无助,也是八百里柳暗花明、九百里百折不挠、九百九十里希望曙光……

无论孙悟空,还是白龙马,对于“西天取经”团队而言,取经固然是终极目的,但八十一难就得一关一关过。要有敢问路在何方的探索精神、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才能最终踏平坎坷成大道。

bcc8ff66b4fa4f0fafb2ff993d8472e6.jpg

《西游记》连环画童介眉绘 湖南美术出版社(1981年)

鲁迅曾说:“《西游记》之流传,是中华文化最大之幸事,而能够读懂《西游记》,则是个人修养甚深之标志。”

《西游记》不仅是一部文学经典,更是一个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其中“龙的精神”,是深藏其间的一条精神伏线,龙随着动人的故事在读者心中熠熠生辉,滋长无限想象。

正如歌中唱:“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经典之作中,蕴藏大乾坤,烛照了伟大,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

(作者汪曦永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军事共同基础教研室副教授)

图片

欢迎关注“书山有麓”阅读号,书评投稿:hwssyl@163.com

来源:红网

作者:汪曦永 管风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846/50/1353647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