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瑞祥
8月31日,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消息,从7月1日至8月29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约105.64亿人次,日均1.76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6%。其中公路人员流动量达95.07亿人次,日均1.58亿人次;7月1日至8月30日,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72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429万人次。
今年暑运期间,全国交通系统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和显著的服务提升,不仅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大幅增长,还伴随着出行结构的优化和服务质量的飞跃。一系列积极变化,反映的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服务水平的稳步提高,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显著增长,交通流动性显著增强。据统计,从7月1日至8月29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约105.64亿人次,日均1.76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6%。这一数据的背后,是公众出行需求的旺盛和交通网络的高效运行。特别是公路出行,人员流动量达到了95.07亿人次,日均1.58亿人次,同比增长3.32%……数据表明,我国高速公路网络的日益完善,也凸显了交通部门在保障民众出行方面的努力。跨区域出行的便捷性提升,将进一步推动旅游、探亲等消费活动的增长,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出行方式多样化,人民出行意愿显著增强。不同于春运时气候寒冷,暑期正是出游旺季。比如,小客车自驾游的增多和新能源车辆的普及,正是出行方式多样化的生动注脚。暑运期间,小客车自驾出行的占比将近八成,较去年略有上升。这一趋势,体现的是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出行观念的转变,也反映了交通部门在提升公路服务品质、优化出行环境方面的积极作为。再如,自驾游的兴起,丰富了人们的出行体验,也带动了沿途旅游、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新能源车辆的增加更是绿色出行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的结果。以京沪高速的无锡梅村服务区为例,新能源车占比超过了六成,这得益于我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和推广,也离不开交通部门在充电设施建设、服务配套等方面的积极努力。
水上出行稳步增长,铁路客运动能强劲。据悉,暑运期间,水路客运量达到了6228万人次,日均103.8万人次,同比增长1.43%。城市观光游、海岛游等水上出行方式的兴起,促进了沿海及内河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大家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旅游体验。以浙江舟山墩头客运码头为例,其累计发送旅客达37.2万人次,日均营运70班次,并根据客流情况灵活增开航班,有效满足了游客的出行需求;再观铁路方面,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72亿人次,同比增长6.2%,日均发送旅客1429万人次。加大运输能力投放、落实便民利民惠民举措,铁路部门努力为旅客平安有序出行和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可靠保障。眼下,各类出行方式不断“上新”,持续“出新”,进一步丰富了大家的出行选择。
优化出行服务,做足安全保障。据了解,暑运期间,各地铁路部门纷纷推出特色餐饮、保电巡查、分区候车等措施,努力提升服务品质。例如,国铁郑州局集团公司推出河南烩面、小碗菜等特色餐饮;国铁成都局集团公司与南方电网贵阳供电局密切协作,确保出行用电安全无忧;国铁南昌局集团公司南昌西站采取分区、分片候车等措施,保障旅客流动顺畅。温馨的举措,体现的是交通部门对旅客需求的细致关怀,也展现了我国在交通服务方面的不断创新和提升,更是让人们的出行体验更加美好。
“流动中国”,生机勃勃。今年暑运期间的交通盛况是社会活力与交通进步的综合体现。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的显著增长、出行方式的多样化、水上出行和铁路客运的稳步增长以及交通部门在优化服务和安全保障方面的努力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交通画卷。暑运已结束,服务不止步。期待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继续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改善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红网
作者:苗瑞祥
编辑:颜新武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