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斯景
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文章强调,“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是起草《决定》的重点原则之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步履铿锵走好全面深化改革“为民”之路,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发扬钉钉子精神,把改革改到群众“心坎”上,让人民满意“成色”更足。
心之所向皆为民:怀揣为民情怀,深入一线访民意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基层是改革的主战场,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怀揣为民情怀,深入一线察民情、访民意。只有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和痛点,才能有的放矢地推进改革。从教育体制改革到医疗保障制度完善,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每一项改革举措都应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利益展开。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改革的步伐更加坚实。
行之所往皆利民:健全公众参与,扎根群众汇民智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群众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扎根群众,汇聚民智,实现惠民利民。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改革,为改革建言献策。通过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拓宽民意表达渠道,让人民群众的声音在改革中得到充分体现。另一方面,要把改革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政之所施皆惠民:立足基层问政,凭实效推进改革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改革的最终成效体现在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基层问政,凭实效推进改革。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基层了解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对改革的成效进行客观评价,确保改革真正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方法,提高改革的质量和效率,让改革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通过行之所往皆利民的行动与政之所施皆惠民的实效,不断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动力。
来源:红网
作者:杨斯景
编辑:李雨薇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