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中华传统节日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许华凌 编辑:颜新武 2024-06-09 12:34:31
时刻新闻
—分享—

2.jpg

6月8日,2024年怀化传统龙舟赛麻阳分赛场活动在麻阳锦江河黄泥溪段开幕。

□许华凌

屈原,这位中国古代的伟大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卓越的才华和崇高的品格,成为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悲悯以及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千百年来,屈原文化和屈原精神滋养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和一批批志士仁人,创造出辉煌的历史和文化。今天,如何让屈原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从中华传统节日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坚持“国之大者”,弘扬爱国精神,勇于为党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一切。屈原以其深厚的爱国情怀影响了后世一代又一代人,他的爱国情怀既体现在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忧,也表现在他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离骚》等作品中,他多次表达了对楚国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这种情感是真挚而深刻的。他愿意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一切,用自己的生命和作品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坚韧与执着。屈原思想蕴含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通过自己的创作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上做出了杰出贡献。面对社会的黑暗和不公,他勇敢地站出来用自己的文字进行大胆地揭露和批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弘扬屈原的爱国情怀,坚定信仰、忠诚国家,关注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坚持“人民至上”,涵养悲悯情怀,牢记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神圣使命。我们不仅要学习屈原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沉热爱,还要进一步涵养像他那样强烈的悲悯情怀。在《离骚》等作品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民在战乱、贫困、压迫下的苦难生活,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深同情和关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种对人民的深情厚意和悲悯情怀,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强烈的正义感和道德力量,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感染力。悠悠百姓事,民生最关情。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到“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谆谆嘱托,再到“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郑重宣示……不论何时,中国共产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广大党员干部要践行“人民至上”“民生为大”,心怀人民,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坚持“守正创新”,修为高尚情操,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贡献智慧力量。屈原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着坚定信仰、高尚道德、创新精神和强烈正义感的人。屈原在文学创作上敢于突破常规、勇于创新,开创了“楚辞”这一新的诗歌形式;他不屈服于权力和金钱的诱惑,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践行屈原的人格魅力,弘扬屈原的创新精神,做一个有道德、有文化、有责任的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要勇于担当新使命,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继续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继续发扬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敢于探索、敢于负责,勇于尝试、勇于担当,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推动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在守正创新中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脉所在,是一个民族深层的精神依托。我们向屈原学习的不仅仅是他的才华和成就,更是他的精神品质和道德风范。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中华传统节日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让屈原的精神品质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落实到工作和生活上,努力成为一个有爱国精神、人民情怀、创新意识、人格魅力的人,更好地为人民幸福、国家昌盛、民族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红网

作者:许华凌

编辑:颜新武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840/91/1398614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