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国评论|“文明对话国际日”为人类文明注入正能量

来源:红网 作者:毛红岩 许华凌 编辑:颜新武 2024-06-09 10:05:31
时刻新闻
—分享—

□毛红岩 许华凌

当地时间7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决议明确所有文明成就都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突出强调文明对话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增进人类福祉、实现共同进步的重要作用,倡导不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充分体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并决定将6月10日设立为文明对话国际日。

文明对话国际日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大国担当。文明交流互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两个重要理念,这两个理念将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构建国际新秩序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不同文明国家之间,交流互鉴越频繁、越深入,彼此之间也就越认同、越尊重,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就越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也就越牢。当前多重危机挑战交织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人类社会再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在此背景下,中方倡议联大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旨在充分发挥文明对话对于消除歧视偏见、增进理解信任、促进民心相通、加强团结合作的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团结应对共同挑战注入正能量。文明对话国际日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

文明对话国际日的通过表达世界各国携手推进文明进步的共同心声。“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各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要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要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交流互鉴越稀少、越浮浅,相互之间也就越容易误解,越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国家之间的关系就会处于紧张状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就失去了基础。不同文明、制度、道路的多样性及交流互鉴,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人文基础。习近平主席去年3月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应对全球共同挑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呼应。联大决议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充分表明全球文明倡议顺应时代潮流、契合时代需求,充分表明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正越来越多地成为国际共识。推进文明进步和共同繁荣,携手开创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新局面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心声。

文明对话国际日的施行昭示了世界各国实现人类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景。新时代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从理念主张发展为科学体系,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光辉旗帜。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努力目标,以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为实现路径,以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普遍遵循,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战略引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秩序观、价值观,顺应了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指明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方向。各国应根据联大决议规定,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的传承和创新,积极推动人文交流与合作,实现人类文明共同繁荣进步的美好愿景。

乘历史大势奋进,走人间正道致远。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但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中国将与世界各国一道,携手谱写推进文明对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华美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毛红岩 许华凌

编辑:颜新武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840/91/1398602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