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曾勋:从“解剖麻雀”谈调查研究

来源:红网 作者:曾勋 编辑:唐盈 2023-04-05 13:52:13
时刻新闻
—分享—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促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

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很多,“解剖麻雀”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即根据调研目的,在对需要调研的事物总体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具体典型深入研究,从中找出事物的规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借以认知事物的总体情况和发展变化规律。毛泽东同志尤其喜欢和善于运用“解剖麻雀”来研究问题,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寻乌调查》等著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担当履职、开展各项工作,研究政策、抓好落实,都必须要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尤其要多一些“解剖麻雀”式调研。

当下各种浮在面上、走马观花、泛泛而谈的调研多,“花里胡哨高调而来、蜻蜓点水甩手而去”“跟着轮子、到个位置”的调研也不乏甚者,真正沉下身子、深钻细研、掰开揉碎的调研少,到偏远落后、基础最差、问题最多、矛盾最集中的一线调研更少;找不到“麻雀”、不会找“麻雀”的多,习惯于在办公室调研,从书本上找、网络上找、材料上找,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第一手素材的少;面对“麻雀”无从下手,不会“解剖麻雀”的多,“眉毛胡子一把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欠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从现象到本质的归纳分析总结能力。对“解剖麻雀”缺乏耐心,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多,往往抓住一点皮毛就认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缺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深入问题最严重矛盾最集中地方的钻劲、不惧任何困难和阻碍的韧性。凡此种种,都是不好好甚至不会调查研究的表现,如不加以克服,必然会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蔓延,长此以往,也必然会影响党员干部的形象。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调查研究,特别是要结合工作实际,熟练运用“解剖麻雀”式调查研究,抓点带面推动工作提质增效。

为什么要开展调查研究

一是党内有传统。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自革命战争年代就形成的优良传统。1927年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艰苦深入的调查研究,认识到中国反动势力最薄弱的环节在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的斗争》《反对本本主义》等著名篇章。他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等著名论断,早已融入共产党人的血液中。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在延安梁家河,他带领父老乡亲赤脚站在冰水里修淤地坝,建设全省第一个沼气化村;在河北正定,他住在办公室,吃在大食堂,总是骑着自行车往乡下跑,深入到老百姓当中拉家常、问寒暖;在浙江主政,他“跑遍了浙江的山山水水,也跑深了与浙江广大干部群众的真切感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并以身作则推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了践行“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全国连片特困地区,从高原到丘陵,从红土地到黄土地,从“贫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到白雪覆盖的四川大凉山深处。可以说,调查研究贯穿了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二是中央有要求。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其中第一条就是“要改进调查研究”,提出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2018年,中央办公厅专门下发《关于加强调查研究提高调查研究实效的通知》,明确要求要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和执行全过程,并且进一步严明了调查研究纪律;最近,又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因此,加强调查研究绝不仅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而是一个事关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的政治问题。

三是工作有需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来源于实践,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个形成正确认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只有通过调查研究,全面真实地掌握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综合分析,才能获得对客观现象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从而正确指导客观世界的活动。焦裕禄同志在兰考的475天中,对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生产大队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正是这种深入的调查研究,使他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掌握了内涝、风沙、盐碱的形成规律,实施了治理“三害” 的正确决策。我们从事各项工作,想问题、出主意、办事情,首先要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这些都离不开调查研究,只有通过深入扎实的调查研究,不断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才能出好主意、当好参谋。

怎样开展调查研究

一要扑下身子找到“麻雀”。找“麻雀”的过程就是明确调研目的、选择调研对象的过程。一方面要知道在哪里找“麻雀”。我们开展调研,既要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又要到情况复杂、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还要到自然条件差、工作基础差的地方去,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带着感情,既要“身入”也要“心入”,在火热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找“麻雀”。另一方面要善于找到最具代表性的“麻雀”。毛泽东同志说:“调查的典型可以分为三种:一、先进的,二、中间的,三、落后的。如果能依据这种分类,每类调查两三个,即可知一般的情形了。”我们搞调研也要根据调研的目的,结合工作实际,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找“麻雀”,努力找到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从先进典型中总结经验,从落后典型中解析问题,从中间典型中了解一般动态,为调查研究做好准备。

二要全面准确解剖“麻雀”。毛泽东同志指出:“要从个别问题深入,深入解剖一个麻雀,了解一处地方或一个问题”,“往后调查别处地方或别个问题,你就容易找到门路”。解剖“麻雀”,全面掌握实情是基础。搞调研不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给什么看什么,要综合运用多种调查方式和手段详细的占有材料,深入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讨论问题,听取他们的呼声和建议,真正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在摸准吃透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得出结论,防止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片面性。分析研究问题是关键。调查一开始,研究工作也就开始了,研究工作每深入一步,调查工作就要跟进一步。要进一步拓展调研渠道、丰富调研手段、创新调研方式,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调研方法,如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聚焦“麻雀”进行全面体检、系统分析,通过深入研究一个问题,发现全局的共性问题,从而得出一般性、规律性的结论。以点带面总结是核心。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如果有问题,就要从个别中看出普遍性。不要把所有的麻雀统统捉来解剖,然后才证明‘麻雀虽小,肝胆俱全’。”要从大量零碎的材料总结提炼,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推动工作、指导实践的思想方法和政策措施。

三要形式多样运用成果。现在有些调研,调研时轰轰烈烈,调研后销声匿迹,写个调研报告就算交差完事了,对基层提出的问题没有反馈、对群众反映的呼声没有回应,这样的调研就偏离了调研的本质。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研成果有没有得到运用,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我们要重视调查成果的转化运用,使调研成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有效手段。省直部门可以开展“微调研”“节假日返乡调研”,一方面,可检验制定文件、出台政策的可执行性和惠民性。另一方面,调研发现的问题可引起领导和相关单位的重视,作为其推动工作的重要参考。

坚持经常性开展调查研究

一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一种工作习惯。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执行也离不开调查研究。一方面参谋辅政要坚持调研先行。陈云同志曾说:“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要将调查研究贯穿于工作全过程,严格执行相关调研程序,特别是涉及重要政策措施出台,要采取听证会、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把情况搞准,把问题摸清,不能嫌麻烦、图省事。另一方面抓好落实要以调研来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一个了解情况的过程”“是一个推动工作的过程”。我们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抓落实的重要武器,贯彻于抓落实的全过程之中,通过不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随时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对策,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二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一种工作能力。坚持把提高调查研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久久为功地加以锤炼。要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及时跟进学习与调研课题相关的各种知识,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要提高政治能力。要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面对复杂局面和棘手问题,善于从政治和大局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做到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确保调查研究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要坚持问题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从6个方面概括和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贯穿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尤其要善于在事物发展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时,就能够见事早、行动快,及时开展调研,掌握情况、把握趋势、探索规律,提出未雨绸缪的方案和建议,增强调研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三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一种工作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和重要环节。我们开展调查研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要保持“甘当小学生”的谦虚。“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这是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论断。群众最了解真实情况,最有智慧。在调查研究中,我们要虚心拜群众为师,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采纳他们的意见建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断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要保持“解剖麻雀式”的细腻。“蹲下去才能看到蚂蚁。”搞调查研究必须做到细致入微,从细微处发现疑点,从细微处了解真情,从细微处解决难题,不能粗枝大叶、大而化之、笼而统之,满足于“差不多”“能凑合”“大概齐”,而是要善于抓住小事和细节,“窥一斑而知全豹”。要保持“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调查研究隔层纸,决策执行隔座山”。调查研究要“实”字当头,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坚决防止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式调研,坚决避免“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派。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第64期中青一班学员、省政府办公厅秘书处处长)

来源:红网

作者:曾勋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748/97/125322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