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着力提升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 在新征程上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红网 作者:佘璐 编辑:唐盈 2023-04-04 10:53:51
时刻新闻
—分享—

文/佘璐

为什么办党校、办什么样的党校、怎样办党校,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频频强调的“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在党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党育什么样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领导干部必须全面增强各方面本领,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以我工作的意识形态战线为例,要防范和化解各类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坚决同错误思潮和不当言论作斗争,就要努力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新征程上,国际环境严峻复杂,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能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不仅是广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更是检验领导干部本领的试金石。

一、为什么要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全党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一是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引发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动荡,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加剧中西全面对抗,全球极端天气自然灾害成为风险综合体,世界范围连锁联动效应更加明显。二是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持续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教育、医疗、就业等社会民生问题持续显现,各类信息良莠不齐、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公众诉求多元多变,安全形势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三是从国民需求看。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社会对安全稳定的需求不断增长,只有构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这对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二、需要攻破哪些难关

从全局和长期来看,应急处突并非小概率事件,且突发事件往往容易造成较大损失、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以我工作的意识形态战线为例,应急处突主要是坚决同各类错误思潮和不良言论作斗争,防范和化解各类舆情风险。主要面临三方面困难:一是专业能力短板。受经济社会热点敏感问题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影响,意识形态风险研判需要掌握热点敏感问题的动态状况和风险规律,对研判者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有较高要求,加之舆情处置是涉及多方面的系统性工作,必须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应急决断能力。二是风险点位较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具备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新应用新平台不断涌现,给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制造了“最大变量”,经过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每当党和国家面临大事喜事盛事的重要时刻,国内外敌对势力总要兴风作浪、制造麻烦,社会上的噪音杂音增多,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点位就会增多,舆情应急管理难度相应加大。三是“三类问题”交织。意识形态工作不好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等3个问题容易相互交织、相互纠缠,并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性,既要防止“去意识形态化”,又要防范“泛意识形态化”,考验应急处置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问题的能力水平。

三、怎样增强工作本领

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突发应急事件管理,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此前提下,具体从三方面提升:一是加强“三个创新”。坚持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结合变化的社会现实和时代条件,着眼于意识形态工作规律,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积极运用新的方式方法、技术工具、话语方式,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坚持问题导向,抓好基层社会和基层群众实际,找准着力点,提升针对性、有效性。二是把握好时度效。“时”就是时机、节奏,第一时间发布新闻信息、回应公众关切,做到“首发定调”,选择合适时间进行有效舆论引导。“度”就是力度、分寸,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选择好报道内容,拿捏好报道分寸,避免“大事说小”“小事说大”。“效”就是实效、效果,从社会关切的现实问题中找准情感共鸣点和利益交汇点,采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手段方法,增强舆论引导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主动设置议题。舆论纷繁复杂,针对某些热点事件众说纷纭,应急处突要善于通过议题设置将受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正确方向,进而实现引领舆论的目标。对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要敢于交锋、敢于亮剑。对思想认识问题,要加强正面引导,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明辨理论是非、澄清模糊认识。对恶意攻击、造谣生事,要坚决回击,以正视听。

通过在党校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党校是领导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我将以“你怎么样,湖南出版就怎么样”的使命感,将以党校开学时“我是谁”、党校结业时“我变成了谁”为测距仪,全身心投入到党校中青班的学习计划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党性修养,增强实干本领,在工作岗位上做出应有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第64期中青一班学员,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

来源:红网

作者:佘璐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748/96/1252870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