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生
9月30日是第十个全国烈士纪念日。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设立烈士纪念日宣传英烈事迹和精神,到出台英雄烈士保护法保护烈士合法权益,全社会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氛围更加浓厚。“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我们缅怀先烈,为的就是不忘历史苦难和屈辱,从先烈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以实干报国,矢志不渝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奋斗。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英烈精神永不过时。这是一种传承、感恩、敬畏,更是对生命的珍视、对未来的激励。李大钊为理想高呼“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方志敏以实际行动铿锵回答“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战士陈祥榕用生命奏响“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时代强音……山河已无恙,我辈当沿着英烈的足迹、朝着他们为之抛洒热血的伟大理想,接续奋斗,这才是对英灵最好的告慰。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认识过去、砥砺前行的应有态度。回顾历史,特别是那场惨烈的抗日战争,无数革命志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中华民族不倒的长城。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斗和流血牺牲,才有今天的安康祥和与幸福生活。英烈是民族的脊梁、共和国的功臣,他们的业绩光照千秋,他们的精神辉映万代。我们要慎终追远,更要焕发起缅怀英烈伟绩、继承烈士遗志、弘扬革命精神的新内容,将先烈的精神化为爱我中华、报效祖国的强大力量,学习弘扬先烈的美好品德。
祭英烈,立壮志,接续奋斗再出发。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有听不到声音的冲锋、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却实实在在有奋斗牺牲。在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白衣执甲、武警官兵逆行出征、社区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无数平凡的“普通人”挺身而出……之所以岁月静好,是因为始终有人为此负重前行。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历来都是具体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也是艰巨而光荣的,我们依然呼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依然需要“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爱国情怀,在日常工作“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用奋斗书写,用忠诚和无畏扛起如山责任、守护国泰民安,用担当实干将先烈未竟的事业进行到底。
“英烈的魂,民族的根”。革命英烈,是一个民族永远的精神丰碑。祭英烈,继遗志,追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英烈不朽,铭记其丰功伟绩,他们才是夜空中最亮的星。自觉传承英烈精神,让我们凝聚力量、砥砺前行,切实用行动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来源:红网
作者:文小生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