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武陵源被誉为“放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
□郑义
作为今年最后一个公众假期,国庆黄金周有望成为游客全年最舍得旅游消费的一个时间节点,旅游预算得到集中释放。要汲取“五一”假期文旅市场火爆的经验,思考如何将一时的“走红”现象转为可持续发展的“长红”效益,推动国民经济的升级和结构转型。
携手扩大“朋友圈”,打破地域界限,让“文化流量”转化成“特色文旅”增量。“汉服热”席卷大街小巷的洛阳、虎丘奇妙夜沉浸式夜游的苏州……近两年多地打破文旅“大而不强”的尴尬,频频成为“流量收割机”。在文旅发展新形势下,特色旅游不是“一枝独秀”,需要多方合作,大力突出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用本地特色与创意融合传统文化的魅力、自然风光的美丽、人间烟火的感染力,打造温暖人心的文旅内核。让区域内旅游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利用,构建错位发展、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文旅发展新格局。
携手共建“生态圈”,盘活绿色家底,让“绿色资源”转化为“诗与远方”增量。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我们要从浙江的“千万工程”取经,厚植生态发展优势,一张蓝图绘到底,以“乡村旅游+文旅品牌”为底色,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深入大自然,寻访藏于自然深处的“沉睡资源”,寻访藏于绿色发展的资源杠杆,因地制宜顺大势、谋发展,发展生态农业、林业、生态旅游业,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在绿水青山之间盘活“庭院经济”“田园经济”等经济模式,在乡村打造城市“后花园”,创造“诗与远方”的宜居画卷。
携手打造“产业圈”,解锁创新密码,让“资本流量”转化成“产业发展”增量。文旅发展不仅要靠丰厚的文化资源,产业创新发展也同样重要。恰逢百花齐放的“中秋+国庆”黄金周旅游季,文旅产业当借势而为,聚焦特点,做强特色,要在精准把握文旅产业发展新趋势新定位的基础上,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逐渐加大文旅融合的推动作用,加大一、二、三产业优势资源的深度整合聚合融合,积极探索“文旅+N”战略,深挖资源潜力,推进“文旅+科技”“文旅+研学”等的“旅游+”新业态,促进新型产业供给结构的不断更新。
“大众旅游时代”的蓝图已绘就,需要我们以筑巢引凤的决心、三顾茅庐的恒心和周公吐哺的诚心,携手共进,让文旅发展实现美丽“蝶变”、重新焕发青春活力。
来源:红网
作者:郑义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