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旭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对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出重要部署,明确要求推动广大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组织部门作为教育管理干部的重要职能部门,要着力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促使干部想为、乐为、善为,丹心向党、为民造福,矢志不移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锤炼坚强党性,让干部“想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要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从灵魂深处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加强红色教育,引导和推动党员干部在红色洗礼中解决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等根本问题。要把政绩观教育与“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等深度融合,在联系群众、服务民生中加深党员干部对正确政绩观的理解感悟。扎实开好领导班子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围绕“是否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深入开展党性分析,认真查找问题和不足,对政绩观错位的干部及时进行“谈话提醒”“咬耳扯袖”。
科学选人用人,让干部“乐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科学选人用人是关键。“国之兴,在于施政;政之兴,在于择人。”用准一个干部,就是立起一个标杆;用错一个干部,等于发出错误信号。必须坚持凭实绩用干部,对那些为民造福、注重打基础做“潜绩”的干部,高看一眼;对那些不图虚名、攻坚实干的干部,多加留意;对那些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做出突出业绩的干部,不能亏待;对那些政绩观不正、责任心缺失、蛮干乱作为的干部,坚决不用。要把功夫下在平时,经常性、近距离地接触干部,扎实开展年度考核、平时考核、任职考察、巡视巡察、选人用人专项检查、信访举报核实等工作,通过蹲点督导、现场跟踪、一线问绩、抽查暗访、群众评议等途径,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干部履职的“真情况、实表现、新变化”。细化实用“三个区分开来”,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消除干部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干事业、谋发展。
及时问题纠偏,让干部“善为”。大兴调查研究,聚焦干部政绩观错位等问题开展大梳理、大摸排,注意把岗位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靶向纠治干部政绩观错位、权力观扭曲、责任心缺失等问题,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拿出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对标对表抓整治,坚持把“治已病”和“防未病”一体推进,增强问题整治的针对性、实效性。要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贯穿到巡视巡察与审计监督工作的全过程,正确处理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建立政绩观问题清单化整改机制,逐条逐项列出问题、整改清单,扎实有序地抓好错误政绩观的整改,始终以正确政绩观履职尽责、干事创业,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来源:红网
作者:唐旭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