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在融合发展中提升新闻舆论“四力”

来源:红网 作者:佘璐 编辑:刘昱 2023-07-02 16:28:37
时刻新闻
—分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做好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融合发展是适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举措。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兴主流媒体。

从政策层面来看,中央顶层设计将媒体融合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整体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是提升新闻舆论“四力”的有效路径。从实践层面来看,面对当前复杂多元的舆论场,中央省市县四级主流媒体作为融合发展的主力军,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建强自有平台、拓展功能服务,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一、当前媒体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美国学者李奇·高登认为,媒介融合在不同传播语境下有六类含义,即媒体科技融合、媒体所有权合并、媒体战术性联合、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以及新闻叙事形式融合。我国对媒介融合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学术界从微观、中观、宏观和大传媒业四个角度,将国内外有关媒体融合的代表性观点进行梳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对媒体融合的概括性认识,认为包含三个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媒介内容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并提出“媒体融合是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

基于以上研究,我们进一步厘清媒体融合的内涵与外延,并将其概括为四个层面,即媒体技术的融合、媒体业务的融合、媒体所有权融合以及媒体政府规制的融合。媒体融合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不是谁主谁次,而是此长彼长;不是谁强谁弱,而是优势互补。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加快完成从相加阶段迈向全面相融阶段,实现各种媒体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从技术层面来看,我国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整体已经基本完成移动优先的战略布局。这十年,媒体融合从“相加”逐步走向“相融”,迈入全面发力、构建体系的新阶段。

当前,媒体深度融合向纵深推进,包括内容、渠道、技术、平台、制度、生态等多个方面,但是也存在传统媒体生存艰难、技术过度应用、风险社会复杂多变等诸多问题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融合发展到今天,克服和解决深层次矛盾问题,关键在于“体制机制”。体制机制改革被视为媒体深度融合的突破重点,也是新型主流媒体平台化建设的关键支撑。但改革不是一日之功,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不断调整方向、深化成果。面对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媒体融合发展面临转型期生存压力大、同质化严重、重流量轻导向等突出问题,这些都成为深度融合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影响新闻舆论“四力”发挥的主要因素

当前的传媒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新闻舆论“四力”的竞争。新闻舆论提升“四力”能够让新闻媒体更好地夯实传播阵地,同时更好地把握新闻舆论传播规律和动态,从而让新闻信息受众群体感受到新闻信息的价值理念,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应有的作用,引导新闻舆论往正面方向发展。面对新闻传播格局剧变,明晰影响“四力”发挥效能的主要因素,是提升新闻舆论“四力”的前提和基础。

(一)社会舆论环境复杂多变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信息聚合平台、搜索引擎以及社交应用等成为公众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主要渠道。尤其是社交媒体和移动终端凭借自身庞大的用户基数和高度的用户黏性等优势,把控着信息流动,加之算法推荐、个性化定制等运营模式,主流媒体正面临影响力下降的挑战。因此,只有提升新闻舆论的“四力”,主流媒体才能正确引领社会舆论和价值观。

(二)体制机制改革难以突破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现行组织运行上的“两张皮”现状,直接影响了媒介融合的深度发展,导致传播力和引导力乏善可陈;部门设置、流程管理及融合新闻的生产与推送还有待调适;分配方式与奖惩机制也尚未遵循市场规律,不利于吸纳优质人才。凡此种种,使得主流媒体的内容优势、资源优势等均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制约影响力和公信力建设。从理论上讲,不存在绝对完美的制度、体制或机制。新闻舆论工作在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组织机构、奖惩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制约新闻舆论“四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传播格局多元和技术更迭

在互联网兴盛初期,大多主流媒体脱胎于传统媒体,未能及时转化思维、接纳新技术,也未尽早布局,渠道优势和受众规模弱化。反观异军突起的互联网企业,其适时顺应网络节点传播模式,利用自身强大的内容聚合及精准推荐功能,吸纳了大量原本属于主流媒体的受众,并成为其获取信息的首选媒体,从而稳步抢占市场先机。由此可见,在传统主流媒体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提升新闻舆论“四力”的过程中,新技术已然成为关键因素。

三、以融合发展提升新闻舆论“四力”的有效路径

适应移动互联网环境,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提升新闻舆论“四力”,离不开新型主流媒体的建设,不仅要有新理念,更要学习新技术、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媒体在推动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在组织架构上注重平台化,在流程再造上注重移动优先化,在内容与渠道上采取社会化传播策略,通过流程再造、平台延展,实现各种新闻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内容、技术和管理的最佳匹配,全面提升新闻舆论“四力”建设。

(一)深度融合内容强化舆论引导

在融合发展背景下,媒体对“内容为王”作出最新注解。随着媒体向智能化、社交化、视频化、移动化方向加速演进,媒体主要从两个方面发力抢占全媒体格局的先机。一方面积极拥抱新技术,运用新技术;另一方面依托精品内容输出,提升主流化传播。从技术层面来看,我国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整体已经基本完成移动优先的战略布局。从内容层面来看,媒体格局高度分化之下,媒体已经愈发认识到新闻主业的回归、内容建设的强化、主流价值的引领等方面,是增强新闻舆论“四力”的核心要素。媒体未来发展的关键要看内容生态的深度融合,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创新内容和渠道更优融合方式,拓展精品内容在不同渠道的触达效果,实现真正的大流量和大影响,达到舆论引导最优化、传播效果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以重大主题报道、深度报道为代表的新闻内容生态,是媒体夯实品牌、形成竞争力的关键。

(二)建强自有平台拓展功能服务

随着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媒体平台不再是单一的信息发布平台,而是充分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打造而成的公共服务平台。媒体在推进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中,越来越注重加强自建移动端平台的功能性服务建设,积极介入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公共交通、公共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以及高等教育、高品质养老、托育、文艺、体育、旅游、家政服务等非基本公共服务,将这些公共服务项目纳入自有平台建设项目中,由传统的内容聚合平台转向以精品内容为基础、以精准服务为增量的大服务聚合平台。主流媒体多年深耕本地,与当地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关系,加之由于其公共机构属性,相对容易嫁接公共服务内容和用户数据等资源。红网打造“湘农荟”等网络平台,联动京东、快手等头部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发挥红网时刻LED联播网入眼入心,实现关注流量和带货销量双丰收,已成为全省带动消费的“湘字头”公共服务平台之一。

(三)围绕“新闻+”融入社会治理

从媒体融合实践来看,目前已经形成“新闻+”基础运营模式,该模式强化媒体新闻资讯、内容生产类核心优势,广泛撬动聚合社会资源进行跨界合作。在政策和市场驱动下,形成“新闻+政务”“新闻+服务”“新闻+商务”等三条融合发展路径,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传媒功能延展。新华社推出“全民拍”,鼓励用户上传新闻线索,并提出问题和建议,记者追踪问题展开调查报道或者将用户心声传达给相关部门,这是新型主流媒体践行“群众办报”、参与社会治理、发挥主流媒体责任担当的典型范例。县级融媒体中心具有先天的政策优势和地域优势,能够广泛聚合县域资源,为基层群众提供贴近性、多样性的服务,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主体。福建省尤溪县数字乡村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县一乡镇一村(社区)一党支部一微网格”的分级管理体系”,同时提供行程码、查天气、查违章、查快递、生活缴费、交通出行等服务,实时发布重要通知公告、本地新闻资讯等内容。

(作者佘璐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第64期中青一班学员)

来源:红网

作者:佘璐

编辑:刘昱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646741/94/1281721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