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和人才单列了一个篇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要深刻把握“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踔厉奋发、勇闯“无人区”,让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充分涌流,全速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扬帆“直航”。
科技人才成为时尚新宠,掌控新时代时尚风向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必将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成为时尚标杆;培养人才、成为人才,必将为社会大众追捧,主导价值取向;尊重劳动、尊重创新,必将成为正能量最强音,立起衡量标尺。科技创新人才正是皇冠上的宝石,是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弄潮儿,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的中坚力量。
全面提高自主培养质量,强化人才涌流的内生动力。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加大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需要一批能实现更多“从无到有”“从0到1”突破的基础研究人才。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加大对企业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加快引导人才这第一资源和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拉通创新链和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加强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培养,对不同成长期的人才分类施策,分类评价,分类支持,分类服务,形成厚植的温床。
全力优化引人用人机制,形成人才合理流动的大气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特别是优先集聚到国家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产业中来,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完善政策机制释放人才创新活力,引导和鼓励高层次人才向边远欠发达地区流动,扫除人才合理流动的障碍,加大边远欠发达地区柔性引才支持力度,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和“用才不养人”的思路,鼓励通过阶段性工作、技术交流、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等形式开展合作。“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斯不仅指这里,还指这个时代,我们既要有盛产人才的自信,也要有百年树人的担当,给予人才成长发展更多的宽容和包容,遍植梧桐引得凤凰来。
全效推进科教协同发展,赋能新时代科技人才喷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人才才能源源不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才有广阔的现实基础。高科技发展是时代之问,也是时代之音,科技引领创新,教育事业也要与时俱进,根据我国乃至全球科技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及时优化专业结构,调整教学内容,强化师资队伍,创新教学手段,造就时代新材。高等院校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的科学研究工作,坚持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加大问题导向,深化产学研结合,有力促进高校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问题。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是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工作要进一步下沉到基础教育中去,为未来插上翅膀。高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锻造更多大国工匠,通过技术应用催生科技新元素。
科技创新人才的充分涌流,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广大科技工作者必将沿着党的二十大精神指明的方向,坚定科技报国之志,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勇于担当,自强不息,勇毅前行,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作者为湖南省委党校63期中青一班学员、湖南省科技厅国际人才智力交流协作中心主任)
来源:红网
作者:张然林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