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人才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推动者,是各项事业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纵观当今世界的国力竞争,无一不是人才特别是高素质专家型人才的竞争。专家人才已然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营造出人才济济、人才辈出的强国气象,从而构筑发展优势“高地”,让创新奔流。
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其实对于贤才,无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事业能否蒸蒸日上,能否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形成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展现的生动局面。
“鸟无定栖,林茂则赴”。人总是趋向于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这无可厚非。当一个人认为自己为之奋斗、为之努力的目标是值得的,他便会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工作,那么他的创造力和工作效果是难以估量的。如果说聚才、用才考验着管理能力,那么爱才、惜才体现为一种价值观认同。激发人才优势、释放人才红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此,人才的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早一天播种就早一天收获,先一步布局就先一步赢得主动,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就能千方百计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当然,从一个层面上说,国家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人才,保障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大政方针。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人才有了关心、关爱,就得知晓明了身上肩负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有高度的自信、强烈的担当,能顺应时代要求,聚焦奋斗目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确定研究方向,深化研究课题,努力实现新的创造、取得新的业绩,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成为国家和地方发展充盈动力和后劲源泉。
“尚贤者,政之本也。”爱贤、惜贤、用贤,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相信,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关心人才成长和发展下,定能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和政策优势,形成尊重知识、劳动、人才和创造的良好风气,不断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掌握主动,使科学人才观深入人心。
来源:红网
作者:鱼予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2/10/19/11954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