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完全学分制下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研究

来源:红网 作者:乔建政 编辑:陈晓丹 2022-09-15 15:43:28
时刻新闻
—分享—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备受关注。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是关乎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核心问题。高校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为因材施教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也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主动性和广阔选择空间。就业指导是创新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增进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弹性”与“韧性”,也给就业指导工作带来挑战。

一、完全学分制的实施给传统就业工作带来挑战

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是自由选课而非按班级排课,这就打破了班级设置,瓦解了传统就业模式的工作载体。完全学分制实行的是弹性学制,学生以课程为纽带,按照自己的选择,在不同时间到不同地点听不同的课程,打破了学年制在课程设置上的“整齐划一”的形式。自由选课制度保障了学生核心课程之外跨专业、跨学科、跨门类自由选课的权利,突破了不同学科体系之间以专业为界的壁垒,增强了人才培养的“交叉复合性”。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只要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就可以毕业,同一时间入学的学生有的提前毕业,有的延期毕业,打破了学年制在教学管理上“同步走”的形式,使得学生就业管理由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明确职业规划、树立正确择业观、提高求职能力和技巧、提升就业力至关重要。但当前的就业指导模式未能将职业生涯规划导入就业指导体系,全员、全过程就业指导模式尚未完全建立,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成长需要,主要表现在:

1.社会层面: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尚不成熟,就业需求信息不够公开透明。社会阶层出现分化,社会用人存在不良导向,对于城乡差别,国企私企差距,公务员、医生、教师与蓝领工人职业地位差异的舆论引导和评价有失公允,对基层一线或一般工作岗位的“平凡”劳动者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部分大学生择业观念功利化、短期化。政府、企事业等用人单位都只想在大四毕业时招到自己满意的人选,却很少有用人单位全过程深度参与学校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提前锁定单位所需之才。

2.学校层面:传统就业指导是基于学年制设立,以学年制的班级为工作载体来开展的,内容形式单一,大多针对毕业班的政策宣讲、求职礼仪技巧、就业信息发布和校园招聘等程序化指导。专业的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指导队伍还不够健全,就业指导人员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开展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就业指导工作还仅是划给从事就业的职能部门和就业指导老师们的“一亩三分地”,其他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教研室和专业老师全程参与就业指导“责任田”的专业能力和意愿还有待加强,全员、全过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尚未建立。

3.家庭层面:家庭对大学生择业观有着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大学生是家庭的希望,耗费家庭投入大量的教育资源,这包括巨额的金钱投入,也有长达数年的时间成本。家长普遍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自身期望与子女就业关联起来,希望教育资源的投入实现预期收益的最大化,希望子女能去大城市、去个好单位、有份好工作,反对去偏远地区、去基层、去创业。有的家长直接给子女安排好工作、选择好就业岗位。这种要求更为明显地表现在独生子女方面。大学生追求个人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家庭就业期望的矛盾日益突出。

4.学生层面:职业生涯规划导入的滞后导致大学生对自我评价不合理,职业理想和规划不清晰,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没有生活压力,主动就业意识不强,择业意愿不强,盲目跟风考研缓冲就业现象普遍,自身就业力充电不足。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职业标准的价值观不合理,大多认为考公务员,到教学科研事业单位、大型国有企业单位就业更体面,愿意服务基层乡村振兴、服务偏远西部地区、投笔从戎保家卫国者为数不多。社会实践能力缺乏,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不足,创业毅力不够坚定,缺乏创新能力和精神。

三、就业力问题

就业能力,简称“就业力”。国外学者认为就业力是一种能使人获得并持续保有工作的能力,主要包含与工作相关的专业技能、人际关系、问题解决、组织过程管理等能力。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力不单指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实现就业的能力,还应该包括保持工作、更换工作以及实现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综合来说,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思想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

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力不足主要表现在:

1.学习能力不强。学习能力是大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基本生存能力,也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能力。长期应试教育模式下,大学生更多处于被动接受获取知识,独立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力缺乏,主动接受新生事物、超越自我、勇于变革创新的能力亟待加强。

2.实践能力不足。实践能力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内外的实践过程,形成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的素质能力以及相应的社会实践价值观。长期以来,高校一贯重视理论与应试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忽视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素质的培养,“政校企研用”合作实践基地平台相对不足,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实践机会。目前,用人单位大多认为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需要较长的适应期才能投入实际工作。

3.专业能力薄弱。专业能力主要是大学生对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力和掌握能力。专业能力体现了学生对专业前沿的深刻理解和未来产业变革的深刻把握,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并作为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素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的需求存在一定脱节,学生对专业的选择过于追求时髦和热门,凭兴趣和热爱选择者甚少,社会急需的冷门专业很少人问津,毕业后专业不对口成为普遍现象,入职后的专业能力和素养相对薄弱。

4.创新能力不够。创新能力是大学生以现实条件为基础,克服社会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开拓人类认知新领域、开创人类认知新成果,达到超越自我和现实的一种“除旧迎新”的思维活动和行为品质。创新能力是决定个人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当前,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教育环境、创新课程和创新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走进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室自主开展创新性试验,系统接受前沿性、探索性、系统性创新实践历练的热情不高。

5.思想能力固化。思想力是指思想的深度和力度,通过不懈学习、磨练,打造出坚定的正确方向,高度的自觉意识和不断增强的主观能动力。思想力,必须能够抗打击,坚定执行自己的意志,执行力是第一要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力决定了择业观念,择业心理和职业选择。毕业生面临着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双重结构性矛盾,只想去沿海发达地区,不愿去基层边远地区,只想求高薪,不讲职业匹配与奉献,根源在于思想力出了问题。

“就业力”的缺失,已经成为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面对并希望迈过去的“槛”。全员、全过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的建立对于提高学生就业力至关重要,应当纳入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推进。

四、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对策与途径

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实践能力是独立工作的条件,专业能力是实现就业的前提,创新能力是长远发展的竞争力,思想能力是实现职业理想的先导。为此,个人认为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

1.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改变过去那种“灌输式”教学模式,尝试建立探索式、启发式、创新式教学,教学重点旨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坚持知识传授与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及时地把学科专业最新的理论成果传授给学生的同时,通过创新精神感召学生参与创新研究项目,走进实验室开展创新性试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加强创新基地建设,强化社会实践锻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自我锻炼、自我成长、自我成才的实践熔炉,也是学生进入就业岗位前的演练场。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包括学生实习和实践课)的改革创新,不断拓宽实践渠道,加强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校奖合作”“校地合作”“校协合作”“校友合作”“校基合作”等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开设“大国工匠”圣象班、嘉宝莉班、顾家家居班等联合培养定制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3.加快专业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加快高校改革,增强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要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布局紧密契合,加快传统专业的改造,提前布局设置前沿专业和交叉专业,加强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改革制定符合国家专业类标准、体现产出导向理念、强化理论基础、突出科教融合、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科教协同拔尖人才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产教融合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复合、拔尖、创新型时代新人。

4.构建全员、全过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全面提升学生就业力。建立贯穿大学四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从入学开始就为学生提供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辅导。根据完全学分制下大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分别设置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相关课程,分阶段逐步实施,通过安排职业体验与职业实践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建立长效的就业指导机制。高校可引入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机构,在高校的管理下采取市场化的机制专业化的开展职业观念、职业测评、生涯规划、求职礼仪技巧等系统性的辅导、培训工作,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搭建网络平台,拓展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渠道。依托互联网,集合专业的就业指导专家资源,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一对一”的就业解答、指导和就业能力的提升,解决传统就业指导时效性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乔建政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2/09/15/118298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