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国评论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

来源:红网 作者:李旺军 编辑:唐盈 2022-04-20 15:24:43
时刻新闻
—分享—

朝阳大图(最小尺寸).jpg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远赴海南调研,总结概括了海南探索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取得的突出成果,并强调要“探索试验蹚出来一条路子”,道出了海南进行更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改革开放的伟大尝试和成功真谛,更为广大党员干部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把稳“科技引领”风向标,促进产业升级新转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推动生产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助力器”。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乡村振兴建设,全面推进乡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网上云党课、农产品深加工、粮食集约化规模生产、农村人才培养、乡土文化传承、生态文明建设等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工作都要用好科技“利器”,主动加入科技元素,增添科技“含金量”,厚植科技“生态圈”,优化产业“新业态”。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与各项工作的深度融合,健全以实效为导向、民众为主体、科技为支撑的新型产业创新机制,聚焦“质”与“效”,不断延伸创新驱动的产业链,发挥科技引领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升级新转型。

育强“开拓创新”生力军,点燃科技人才新引擎。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乡村振兴高质量新发展需要培育一批具有奉献精神的有知识、懂技术、善钻研的“三农”人才队伍,打好人才政策“比较优势牌”,培优人才生态“强磁场”,提升人才聚才“磁吸力”。首先,要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与人才评价机制多元化体系,加大人才科研经费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力度,充分调动“三农”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释放他们的创造活力。其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方位多形式完善“内培外引”人才培养体系,以专题研讨班、青年人才之家、乡创客社区等为主要载体,建强人才“大市场”,畅通知识“大循环”。最后,要善于设身处地去聆听创新人才的合理诉求,用真心真情留住农科技术人才,让政策的温度点燃他们创新的热度。

传好“自主创新”接力棒,满足特色发展新需求。科技自主创新是适应多元发展的“国之重器”,是“三农”工作的重要驱动力,因此,需要一代一代人接续奋斗。百年变局之下,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靠自己”的战略清醒,培育“不动摇”的战略自觉,增强“能突破”的战略主动,要深入开展种源等“卡脖子”技术攻坚,把握自主创新“制高点”,努力做到各种农业技术自主可控,保障农业核心科技源头有效供给,在乡村振兴的探索试验中蹚出来一条新路子。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高质量伟大征程中,各地区要立足实际,突出工作实效,勇闯发展模式“无人区”,主动拆除阻碍发展的“篱笆墙”,落地落细“五大振兴”,积极自主创新探索,选择适合自身且行之有效的特色发展道路,使乡村振兴发展更有特色、更具内涵、更可持续。

在实现乡村振兴的征程中,要把科技创新写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旗帜上,始终把稳“科技引领”风向标,育强“开拓创新”生力军,传好“自主创新”接力棒,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相互促进、良性协同发展,才能为新时代高质量乡村振兴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最广范围地凝聚科技人才,最大限度地激活创新动力,最优效率地实现创新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李旺军

编辑:唐盈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2/04/20/1114094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