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百年华章,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成长史,留下无数经久流传的精神瑰宝。这是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胜利法门。近日,中央公布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红网特别策划“精神谱系青年谈”系列述评,以青年视角探讨党的先进精神的新时代路径。
本期主题:三牛精神
中国有俗语:“牛马年里好耕田。”从古至今,“牛”这一形象一直被赋予勤劳、踏实、任劳任怨的美好意象。在今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发扬“三牛”精神,这为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黄牛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新时代下发扬孺子牛精神需牢记初心,砥砺前行。我们的党在其发展过程中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可以说我们党从成立的那一刻开始就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时刻为之不断奋斗和努力。一心为民、服务为民是党员干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体现。“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云南、一心扑在农村女子教育中,她坚守自己的初心信仰,对党、对人民、对贫困山区孩子饱含无限深情。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的双手捧起了山区无数女生的未来。发扬孺子牛精神不仅需要我们党时刻保持执政初心,更需要像张桂梅这样无私奉献的党员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理想信念。
新时代下弘扬拓荒牛精神要敢为人先,积极进取。无论是改革开放之初,大力发扬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的生产模式,还是当代的科技创新、科技兴国,无数事实都证明了创新的重要性。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袁隆平为了改变中国和世界的粮食问题,将一生与水稻绑在一起。为了让中国人将饭碗紧握在自己手中,他对水稻进行了创新的基因重组,创造性提出了“三系杂交水稻”的原理。坚守拓荒牛精神需要无数像袁隆平一样的人,发挥个人的才能与智慧,将创新驱动贯彻、发扬下去。
新时代下传承老黄牛精神应脚踏实地,求真务实。“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我们之所以在当代还要传承老黄牛精神,是因为老黄牛精神背后蕴含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在新时代仍有坚持的意义。“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未来”。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让荒原成绿洲的塞罕坝人身上同样体现了实干拼搏的优秀品质。新中国成立之初,蒙冀之交的塞罕坝因历史原因已经成为人迹罕至的荒原。为改变严峻形势,1962年林业部建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号召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林场原有的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369人的第一代创业队伍。近60年来,几代塞罕坝人以超乎想象的牺牲和意志苦干实干,将塞罕坝从荒原改造成为一片绿洲。弘扬老黄牛精神需要我们当代青年人不怕苦、能吃苦,以牛劲牛力扬鞭自奋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勇往直前,辛苦耕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征途上,吾辈应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使出“一个汗珠子摔八瓣”的牛劲。不怕苦、能吃苦、使牛劲、出牛力,在新时代创造青春辉煌,共同“犇”向美好未来。
文/王颖(兰州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王颖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1/12/02/10481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