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特征的理论渊源探赜

来源:红网 作者:刘蔚 赵轩 编辑:刘艳秋 2021-11-08 11:39:39
时刻新闻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特征的新论断。这一论断不仅从逻辑上解释了党为何总是能在紧要关头秉承崇高的理想信念而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气,也从历史上契合了党总是能警觉实践中存在的重大挑战而进行自我革命并重新获得主动的诸多事实,从而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从理论渊源来追溯,党的“勇于自我革命”特征是东西文明之间交流融合的结晶。东西文明各有格局,交汇传承。以下从东西文明交融论的三大维度探赜党的“勇于自我革命”特征的信仰之源、传统之基、借鉴之处。

马克思主义起源于欧洲,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也是党的“勇于自我革命”特征所汲取的最重要思想精华之一。历史唯物主义从学理上推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应当获得革命领导权的科学论断,直接依据是唯有无产阶级政党才具有革命彻底性。这种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等政党难以具有的革命彻底性,指的是党应是为人民福祉和社会进步等公利而存在和奋斗,不是为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而革命,如此方能获得人民的广泛支持并领导人民。也就是说,唯有具有革命彻底性的党才会在一切利益上都是与人民利益完全一致的。依据党章规定,党应由志同道合、信仰趋同的党员组成。但现实中,党内言行不一致、缺乏坚定理想信念的现象总有出现。这就需要党组织严肃认真开展党内的组织生活、勇于“自我革命”来激浊扬清。党的“勇于自我革命”特征,就这样在党的百年奋斗实践中历史地形成,既深刻凝聚着历代共产党人以卓越智慧总结而来的宝贵经验,也充分映射着历代共产党人以无私品格反思而来的沉痛教训。党内的自我革命致力于尽量让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切实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顺应历史前进方向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使中国共产党从最初创立开始就成为了一个政治立场最为鲜明、理想信念最为坚定的政党,也为党的“勇于自我革命”特征的逐渐形成提供了信仰之源。

党的“勇于自我革命”特征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慎独”、台谏等思想精华。慎独是儒学中君子进行自我修养的必修课。《礼记·大学》规定“君子必慎其独也”,要求个体务必自我纠错、自我批评。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党内对“慎独”思想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在制度上体现为组织生活会中公开的自我批评。台谏则是传统政治制度中纠正决策偏差、弹劾官吏、建言新政的职司制度,即批评制度。明代学者沈德符在《野获编·台省·言官劾父》中称:“台谏在事,遇大奸居位,即奋笔而弹,不避亲嫌。”倡导政治生活中存在正直的、严肃地批评,推崇“谏士之勇”。在日常生活中,《论语·季氏篇》则主张“益者三友”:个体之间要有互相批评和建议,“友直、友谅、友多闻”,要求朋友之间要能正直地提出批评,也要互相谅解。党内人士中勇于自我革命者,往往既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又颇有儒家敢于批评的勇气、接纳批评的气度。党的“勇于自我革命”特征也致力于摈弃“内耗”、党争等传统文化糟粕,倡导党内批评应旨在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而非私利。《后汉书·党锢列传序》批评汉桓帝、汉灵帝年间“党同伐异”的不良风气,反对纠合同党来攻击异己。唐代后期毫无道义可言的“牛李党争”更是饱受史家非议,被指为祸国殃民的争权夺利行为。党内的自我革命在性质上主要属于事关“党和人民的事业往何处去”的真理之争,反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派系争斗等宗派主义做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党的“勇于自我革命”特征的逐渐形成提供了传统之基。

党内政治平等是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保障。传统的中国社会是等级森严、尊卑有序的,在近现代西学东渐之后开始嬗变。在中国共产党党内一直有着互称同志的优良传统,这能有效促进和巩固党内民主集中制下的政治平等。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再次强调:“坚持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党内一律称同志。”党内的每一位个体在党内组织生活中是平等的,既是主动的批评者,也是被动的接受批评者;既是批评他人者,也是自我批评者。

(作者简介:刘蔚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基地湖南中医药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赵轩系湖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红网

作者:刘蔚 赵轩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1/11/08/1037444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