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代远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办好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情系民生冷暖。一年来,湖南牢记殷殷嘱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从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持续发力,民生答卷温暖人心。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走深走实,各级党员干部将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立足实际不断涵养“为民办实事”情怀,不断增强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群众“急难愁盼”处发力,着力破解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让群众看得见变化、摸得着实惠。
办民生实事是众望所归。中国共产党人深知人民是力量之源,谨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任何一个政策好不好,发言权在人民群众,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坚持党心民意同频,从“小切口”入手,带头开展“群众呼声调研”,在群众建议声中发现、总结出“新做法”“好点子”,才能让民声表达更实际、反映更精准。
实践出真知,磨砺长才干,为群众办实事理应调整姿态,做到应“声”而为,实现诉求的快速响应,让群众“呼声”变成“笑声”。同时,广大党员干部要走得出办公室、进得了百姓家门,善于听群众话、地方话、家常话,坚持“竖起耳朵”听民声,兼听则明才能更好地瞄准民声的“风向标”,把民众最关切的利益问题纳入实事“清单”,让民生跟着民声走,做足梳民意解民情的“绣花功夫”,办好实事。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厚植为民情怀,既要以“实”为名,坚持以民为本思想,做到办事实一点、行动快一点、效率高一点,也要广大党员干部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当作自己的真实情感和行动自觉,主动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成家事去办,站在“家人”角度想问题、做决策,摸清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想,让更多民生诉求实现“最多跑一次”“零见面”“一网通办”,让“麻烦事”变“方便事”,最终让群众“呼声”变“掌声”。
来源:红网
作者:唐代远
编辑:陈乘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1/09/21/10184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