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学党史 办实事·2021红网网上群众工作创新发展研讨会”在长沙举行。
网民建议进入“十四五”规划,家门口道路破旧及时补修,新建的小区通了公交车……持续走深走实的网上群众工作,让群众呼声及时进入国家决策,让百姓需求及时满足,让基层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向各级领导干部发出“上网令”。如何用好我国规模庞大的网络资源,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把基层与顶层通过网络“桥梁”紧密联系在一起,打好线上、线下治理“组合拳”,是各地绕不开的课题,不仅要生动实践,更要出彩出圈,让互联网这一“最大变量”成为促进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畅通渠道,架起政民“连心桥”。这些年来,地方领导“留言板”越办越火,涌现出的电视问政、在线答疑、视频连线等形态深受群众好评,方式不一的网络公共服务平台,成为了顶层与基层“键对键”“面对面”直接沟通交流的有效桥梁纽带。“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落实“上网令”,转变观念,努力提高用网治网水平,推动“数字红利”持续向基层释放。不错失御风而来的数字场景,各地抢抓机遇,打通堵点,密织的“信息桥”让基层治理更加高效便捷有力。早在2001年,红网就在全国首创推出了《百姓呼声》,2017年又在全国首建网上群众工作部,这些都是基层用好互联网资源、做实网上群众工作的生动实践。
广开言路,开好民意“直通车”。人民群众有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群众上了网,社情民意也就上了网。关系城市规划、基层治理的“大事”要善于听,事关停水、断电、消费的日常“小事”也要经常听。领导干部应把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作为施政的“必修课”来抓,在社情民意集中的地方潜潜水、说说话、表表态,与网民“打成一片”。如此一来,做决策、谋发展才会更接地气,更加满足基层期待,“网上问政”与“网下施策”才会有机结合,画出基层治理“最大同心圆”。60万条留言回复、60万项网民诉求解决……由湖南省委网信办指导,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主办的“学党史 办实事——2021红网网上群众工作创新发展研讨会”公布的一组组数据引人注意,让我们更加看到了各地用心倾听、用情解题的网上群众工作真诚姿态。
常态长效,网聚基层“正能量”。网上群众工作不是“一阵风”,而是抓好基层治理的“新手段”,必须创新创造、驰而不息、常抓不懈,以更加健全的制度机制固成效、推经验、成规模。比如,一些地方推出的“定期认领、限时办结、分级审核、媒体通报、回访复核”工作机制、“市州、县市区主动认领网民留言”工作机制、留言办理第三方评价机制等,都打开了网上群众工作新思路,让网上群众路线热气腾腾,政民关系鱼水情深。践行网上群众工作较早的湖南红网,抢抓网络“风口”、盘活平台资源,坚持“帖子就是状子、舆情就是民情、网评就是政评”理念,从信息收集、任务分劈、过程督导、效果验证层层发力,在信息化高速公路上蹚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奏响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为民服务精彩乐章。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就是要勇于创新、勤于创造,让群众网上“下单”,政府线下“秒办”成为常态,让社情民意“直通车”开进百姓“心田”,以更加坚强有力的网上群众工作托举起基层稳稳的幸福。
来源:红网
作者:周军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1/09/03/10107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