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科技厅对2020年全省科技专家服务团名单进行了公示,醴陵市科技专家服务团位列其中,成为株洲地区唯一入选者。
常言道,地方发展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如何充分引进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升科技成功转化率,关系到地方长远发展。伴随专家服务团以及“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柔性引才政策的实施,一条特色的产学研道路,正在“瓷都”醴陵铺开,不难瞥见县域经济复兴的曙光。笔者认为,醴陵科技服务以人为本、刚柔并济,大胆改革创新,在县域经济破局中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这正是“瓷都”醴陵科技服务“破圈出阵”的关键。
醴陵市科技专家服务团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培训。
扎根县域经济,服务民心民意
醴陵市委人才办秉持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国之大者”初心。科技专家服务团自成立以来,围绕县域治理民生实事着力点,在医疗、教育、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成效明显。譬如“湘雅乡情·专家醴陵行”活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县域,五年来专家坐诊达4199次、讲座431场次、手术1281次、查房5637次,惠及群众8万余人,至2020年,醴陵本地就诊率提高到93.8%,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市、小病不出镇”的目标。
譬如渌江讲坛·建宸大课堂,荟萃瓷、文、史、哲、教等多领域专家学者,以多场特别活动、名家讲堂等策划,创新形式,实现线上直播总浏览量超2000万,一场场干货满满的思想盛宴,令“上渌江讲坛,听建宸大课堂”成为市民耳熟能详的“口头禅”,这无疑丰富了醴陵城市形象,为醴陵勇立潮头抢占文化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譬如“梦想助跑堂”,暑期档在醴陵全面开展,多名在醴陵实习实训的高校大学生被市委人才办聘为“梦想助跑特使”,系列活动,旨在让老百姓享受更好、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醴陵市举行教育“梦想助跑堂”系列活动——醴陵籍名师座谈会
尊重市场规律,“无形的手”调控得力
科技专家服务团设置坚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组建工业、农业、医卫等五个专家服务团,对接民生与产业发展,综合考量专家意愿、用人单位需求,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有效提升科技转化率。
重金求才,莫如柔性引才。醴陵科技服务团的成功离不开省政府“柔性引才”的醴陵试点,突破地域、户籍、身份等限制,将人才吸引到醴陵。醴陵贯彻秉“用”弃“有”的路线方针,探索出“组团式人才共享”模式,搭建用人单位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双向流动与双向选择的人才机制,积极推动人才向基层流动。
这些得力的举措,既能引进人才造福醴陵人民,又排解了专家人才的“选择综合征”,消除了外部人才发挥作用与本地管理的紧张,帮助醴陵在人才资源竞争上实现“弯道超车”。
正是因为政府“无形的手”发力得当,不缺位、不失位、不错位,醴陵科技以人才服务为纽带,全力打造三个“一对一”服务品牌,让人才如鱼得水,实现了“绿色通道”见诚意,“人才绿卡”见心意,“一对一股权激励”见效益。
醴陵市组建农业专家服务团推动家禽业养殖业转型升级。
以“人才共享+科技服务”,实现机制创新
走向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更离不开科技的赋能。当前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刻,科技服务转型升级刻不容缓。我们更看到,醴陵不断探索柔性引才机制,创新科技服务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人才“活水”。融入乡村振兴发展大局,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醴陵的科技服务实践,生动诠释了“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目前,醴陵组建农业专家服务团,110名专家服务74家农业企业和贫困村,譬如湖南省吉泰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加大培育家禽养殖人才,实现了技术革新、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技术人员培养的全方位合作,推动醴陵市家禽业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另在工业领域,醴陵同样组建了工业专家服务团,专家100名服务40家工业企业,达成合作项目33个,形成了“人才共享+科技服务”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在过去的一年,醴陵位列中国县域经济第60名,较上一年上升31名;柔性引才助力,醴陵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获国务院通报表彰。从醴陵“试验田”交出的答案看,“柔性引才”战略配上科技专家服务团等因地置策的策略是行得通的。
归根到底,醴陵的成功在于党和政府始终把为民谋幸福、求福祉、望发展放在第一位,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把改革方向与群众诉求相统一。期待在接下来的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上,醴陵能继续秉持以人为本,继续推动科学服务团战略和柔性发展战略葳蕤蓬勃,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品牌建设和体系建设,充分调动人才和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中部崛起贡献醴陵经验。
文/红网时刻评论员
来源:红网
作者:红网时刻评论员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1/09/01/10101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