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珊珀湖现状。湖南省发改委供图
五年来,湖南始终围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切实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造“最美长江岸线”,系统联治改善“一江一湖四水”生态环境,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换挡提速,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绿色含量”,描绘出一幅满是清澈和绿意的生态画卷。(1月5日 人民网)
近日,人民网报道长江经济带五周年的湖南生态之变,引发全国关注,水生态文明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基础,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最重要的民生福祉。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水生态环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以生态修复开篇,书写绿色之责。“水可兴万利,亦可为大患”,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牢记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以水为“笔”、以绿为“底色”,描绘美丽的生态画卷。要通过科学治理、加强保护、合理利用,让水资源“变害为利”,让水生态“永葆绿色”,让水经济“流金淌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以生态保护行文,书写绿色希望。“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各地党员干部应深刻领悟和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本质内涵,自觉扛起保护“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历史责任,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实践更高质量的生态发展道路,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以生态发展收尾,铺就绿色幸福。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本就不是矛盾的两端,而是有机的统一体。守住绿水青山,就是守住了长远的金山银山,就是守住了子孙后代永续发展的根本。各级政府要始终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把保护水生态环境贯穿于发展的始终,逐步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让“美景”变“钱景”。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自觉担起生态保护的历史重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打好打赢环境保卫战,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来源:红网
作者:黎蕾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